宜良县人民政府 www.kmyl.gov.cn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依申请公开
索引号: 750659971-202411-929232 主题分类: 政策解读
发布机构:  宜良县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 2024-03-13 16:04
名 称: 关于《宜良县打造全国最优质高端特色核心原料基地推进宜良烟草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的政策解读
文号: 关键字:

关于《宜良县打造全国最优质高端特色核心原料基地推进宜良烟草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的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2024-03-13 16:04 浏览次数:3
字号:[ ]

一、制定背景

一直以来,烟草产业都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财税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当前及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可替代的支柱产业,在带动全县经济运行取得新成就、乡村振兴开创新局面上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按照省委省政府“支持烟草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重塑云南烟草产业辉煌”相关精神和要求,省市人民政府分别出台了支持烟草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结合宜良县烟草产业发展实际,围绕提升烟叶质量特色,发挥宜良“黄金纬度、神奇海拔、优质土壤”最具影响力烟区的自然禀赋,打造“清甜香”风格特征鲜明的宜良特色优质烟叶,为卷烟企业提供高端优质原料持续巩固和提升宜良烟叶品牌形象

二、制定依据

按照《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支持烟草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云政发〔2019〕22号)和《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落实云南省支持烟草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昆政发〔2020〕18号)工作部署和要求制定本方案。

三、目标任务

实施“526951”工程,在未来五年分2个阶段,全面构建以核心烟区 “六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烟草农业管理体系;定制化生产云产卷烟高端特色烟叶9万担以上,烟叶质量品质达到全国一流,有力支撑云南中烟高端、高价卷烟产品原料需求;实现烟农售烟收入5亿元、烟叶税1亿元以上。稳定基本烟田18.6万亩以上,核心烟区占比94%以上,建设高标准烟田1万亩以上;实施农艺农机融合三年行动,全程机械化重点环节覆盖率70%以上,绿色生产覆盖率100%,数字化贯穿烟叶生产全过程,优质烟叶生产要素高度聚集。

第一阶段:2024~2026年,全面构建以区域化、专业化、机械化、数字化、绿色化、多元化“六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烟草农业生产管理体系,形成核心烟区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实现年种植烤烟8.5万亩、收购烟叶22万担左右,烟农售烟收入4.5亿元、烟叶税9900万元以上。定制化生产云产卷烟高端特色烟叶9万担、推动云产卷烟高舒适性开发落地,烟叶质量显著提升、风格特色进一步彰显。烟叶发展基础、基本烟田保护、核心烟区稳定进一步稳固;全程机械化重点环节覆盖率60%以上,绿色生产覆盖率80%以上,数字化在烟叶生产中的运用全市领先,现代化烟叶生产要素进一步聚集。

第二阶段:2027~2028年,以核心烟区 “六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烟草农业生产管理体系运用成效更加显著。实现年种烟9万亩、收购烟叶23万担左右,烟农售烟收入5亿元、烟叶税1.05亿元以上。定制化生产云产卷烟高端特色烟叶9万担以上,烟叶质量品质达到全国一流,有力支撑云南中烟高端、高价卷烟产品原料需求。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区域化种植、专业化服务、多元化发展等融合创新全市领先,全程机械化重点环节覆盖率70%以上,绿色生产覆盖率100%,数字化在烟叶生产中运用全省领先。烟叶助力烟农增收、财政稳税、乡村振兴作用更加显著。

三、主要内容

围绕发展目标,着力抓好五项重点任务。

(一)全面落实保护基本烟田

(二)探索生产组织方式转型升级

(三)巩固特色烟叶品牌发展水平

(四)持续提升合作社建设水平

(五)全面提高质量管控能力

四、主要举措

(一)建立以烟为主的烟区耕作制度将烤烟种植规划纳入全县农业产业总体发展规划,开展基本烟田统一管理、烟叶生产统一规划,落实“以烟稳粮、以烟促粮”协同发展机制,构建烟草与粮食、果蔬、苗木等协调发展的农业产业模式。

(二)建立核心烟区稳定发展长效机制制定出台《宜良县基本烟田规划建设保护工作实施方案》,将基本烟田保护工作纳入目标责任制对优质烟区、基本烟田划定保护“红线”,逐级严格落实保护责任,实现县-乡-村基本烟田保护三级联动确保基本烟田数量、质量和生态保护的责任落实到位

(三)发展培育新型种植主体按照“361”适度规模种植发展思路,以发展新型种植主体为抓手,稳定烟农队伍,引导烟农向规模种植、集约经营、专业服务发展,因地制宜稳小户、扶中户、控大户,培育80、90、00后新时代种植主体,着重发展培育10~30亩种植主体,形成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烤烟合作社为骨干,其他组织形式为补充的现代新型烟叶生产经营体系。

(四)推动烟区土地规模化流转根据土地流转成本、流转规模、流转年限等出台土地流转扶持政策,健全财政资金扶持、烟草投入补贴、金融保险支持等配套政策,争取工业企业支持,完善土地流转工作机制。通过村委会集中流转、合作社流转、烟农自主等流转方式,以百亩以上连片区域为实施单元,逐年提高土地流转面积

(五)推进生产组织方式变革全面推行“两头工场化、中间机械化、服务专业化”的运行模式,完善服务标准,提升专业化水平。着力打造育苗工场、烘烤工场,推进烟叶生产农机农艺融合发展,提升通用农机和专用农机具保有量,推动烟叶生产全程机械化;充分运用网络数字化烟叶生产管理平台,为烟农搭建专业化服务和烟用物资服务提供便捷渠道,提升合作社专业化服务水平和能力。建立健全“县—乡(镇)—村”三级网格,推动烟农网格化管理

(六)加强重点技术落实严格落实烟叶生产重点管理、重点技术措施,持续推进“两覆盖三提升”高素质烟农培训工程,“非规品种不下田、含氯超标不种烟、深耕高培促根壮、集中移栽长势齐、水肥一体快生长、六步三关清洁烤”等烟叶生产关键技术落实,加大高可用性上部烟叶开发等提质增效重点技术推广力度,持续提升烟叶生产整体水平

(七)严控品种纯度将烤烟种植品种管控工作放在烟叶工作的首要位置,持续加大非规定品种专项整治工作力度维护宜良烟叶质量信誉和品牌形象

(八)做好新品种示范推广按照市级烟草主管部门品种布局工作要求,合理安排好新品种种植试验示范,做好新品种推广技术方案制定、技术培训指导等工作,提升育苗、供苗、配送三个环节的服务水平,确保新品种试验示范工作稳步推进

(九)推进合作社改革发展全县要积极推动基层党组织领办村集体经济入社新模式工作,引导基础条件好、带动性强的村集体经济组织,领办烟农合作社,打造一站式烟农服务平台,推进合作社市场化运作、规范化管理;开展专业化服务项目市场化竞争,打破乡(镇)、村组地域限制,逐步构建开放有序的服务竞争机制优胜劣汰,促进合作社自身发展

(十)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按照烟叶现代化建设要求,指导合作社开展以育苗、机械化作业、植保、烘烤、分级为主要内容的农技师、烘烤师、分级师、机耕手和无人机飞手等“三师两手”技能培训、竞赛等,加快培育一批“土专家”“田秀才”,全面提升烟区人力资本质量和农业专业技能;支持鼓励合作社拓展专业服务范围,提升造血功能,发展壮大经营实体,立稳定产业工人队伍。

(十一)全力推进烟叶基础设施建设全面统筹谋划,农业农村、国土、水利、发改、烟草等相关部门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加强烟区设施综合配套,完善新能源烤房、农机及绿色生产等新技术新装备对现有基本烟田生产要素进行再配置、再提升。

(十二)持续降低烟叶烘烤损失按照“强化组织管理、提高烘烤技能、发挥设施效能、提升烘烤质量”的工作思路,补齐新能源烤房数量不足短板,因地制宜建设天然气、电能烤房,提高生物质加工质量,拓宽清洁能源来源;加大烘烤培训力度,优化烘烤工艺,强化各项措施落地运行;大力推广物联网烘烤,用数字化手段提升烘烤管理水平、烘烤工艺执行到位率,烘烤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

(十三)稳步提升烟叶收购质量巩固提升“集中分级、统一运输、代表交烟、约时定点”收购模式,强化精准管控有序推进烟叶收购工作,加大专分散收数字化平台推广应用,对集中分级、统一运输、代表交烟进行精准管控和考核;出台全县烟叶收购进度及质量管控考核方案,细化烟叶等级质量考核奖惩措施,持续提升高端优质原料质量水平。

(十四)打造绿色生态烟叶品牌全面落实节水滴灌、地膜回收、生物农药植保、清洁能源烘烤、STP项目、田间鲜烟叶农残快检等手段措施,实现绿色生产技术覆盖率90%以上。重点支持清洁能源烘烤技术推广运用,加强农残管控工作,严格烟用农药购销管理,大力推广生物农药,杜绝禁用农药用于烟叶生产。建立农业农村、市场监管、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烟草等多部门协同管控的长效模式,推进绿色生态烟叶生产示范区建设。

(十五)构建和谐高效的消费环境按照“政府支持、烟草助力、社会共建、公益为主”的要求,引导文明健康消费行为。将烟区文明吸烟环境建设纳入城市规划,融入全县“创文”“创卫”工作。支持烟草企业建设具有区域特色零售终端,构建“烟草+旅游”新型营销模式。

(十六)打造良好营商环境坚持巩固“政府领导、部门联合、多方参与、密切协作”综合治理机制,营造守法经营、公平诚信、安全放心的“两烟”市场环境。深入推进卷烟市场不规范经营专项整治工作,持续完善大市场、大专卖联动监管工作机制,始终保持打假打私高压态势,坚决对行政区域内的非法烟叶流通、卷烟制造、运输、中转、仓储、销售进行全链条管控治理。

五、名词解释

1.“526951”工程在未来5年分2个阶段,到2028年,全面构建以核心烟区“六化”(区域化、专业化、机械化、数字化、绿色化、多元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烟草农业管理体系,定制化生产云产卷烟高端特色烟叶9万担以上,烟叶质量品质达到全国一流,有力支撑云南中烟高端、高价卷烟产品原料需求;实现烟农售烟收入5亿元以上,烟叶税1亿元以上。

2.STP(即烟草可持续发展项目):是全球六大烟草集团(菲莫烟草国际、英美烟草、日本烟草、雷诺烟草、帝国烟草及瑞典火柴)对其在全球范围内所有烟叶供应商的强制要求,以确保整个烟草产业链的安全性、产品质量的可靠性和烟草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项目旨在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和不断改善与烟草生产有关的人员和社区的社会经济条件的基础上,逐步提升烟草生产的效率和竞争性。烟草的可持续性发展可以通过烟农对可持续发展项目的实施得以实现。

3.核心烟区“156”示范工程:即选择 100万亩示范区,大力推动永久烟田保护、种植制度、组织模式、生产方式、管理模式等“五项重塑工程”,全面构建以“区域化、专业化、机械化、数字化、绿色化、多元化”“六化”为主要特征的粮(经)烟协调发展、烟田持续稳定、现代要素集聚的现代烟草农业生产管理体系,形成核心烟区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

          宜良县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宜良县打造全国最优质高端特色 核心原料基地 推进宜良烟草产业高质量 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