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良县人民政府匡远街道办事处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
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委依法治县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匡远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结合实际情况,以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为主线,细化责任、强化督察、狠抓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经过一年的努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机制更加完善,依法行政制度更加健全,依法行政水平明显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更加优化,法治社会基础更加坚实,为开创街道社会经济发展新局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根据工作要求,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情况及成效
(一)坚持高位统筹,严格落实第一责任人职责。
1.加强组织领导。一是结合街道实际制定法治建设工作要点,认真落实《宜良县2024年度法治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目标任务,严格执行《宜良县进一步提升法治建设群众满意度实施方案》《宜良县法治工作重要决定和方案备案工作办法》,层层传导压力,压实工作责任,优化工作部署,强化督导落实,确保各项工作抓实落地。二是根据领导班子调整情况及时调整了领导小组,成立了以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为组长,街道人大工委主任、政法委员为副组长,综治、司法、党政办、派出所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街道党政办,专门负责创建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督促检查。三是街道党工委还将法治建设工作纳入街道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与街道工作同安排、同落实、同检查,并专题研究法治建设工作2次、听取汇报2次。四是街道党工委认真贯彻执行党工委工作规则、党工委会议事规则等决策机制,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程序,党工委决策未发生重大违法情况,党的组织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街道2023年、2024年党建工作连续考核为优秀。
2.提升法治能力。一是坚持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一项长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第一议题”,将法治教育纳入到街道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重点,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在坚持班子成员会前领学法律法规10分钟的基础上,积极要求各社区也必须实行会前集中学法、会会学法制度,带动街道、社区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等书目,做到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将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列入街道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开展法律法规学习12次。2024年党工委会议学习法律6场次,利用闲余时间深入学习《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等书目,做到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并于2025年1月组织街道党政班子科级干部进行年度述法评议工作,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以严格的考核促进领导干部学法用法。二是把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干部培训重要内容,利用工作例会、“周一早课堂”等学习内容组织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反洗钱法》《信访工作条例》《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等法规法律及条款学习,不断提升干部法治素养。三是将法治教育纳入到街道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重点,将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列入街道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开展法律法规学习12次,结合街道“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班、“法律明白人”培训班等先后举办专题讲座8次,邀请街道法律顾问做专题报告1次,不断提高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水平。四是认真组织在职人员考核和轮训,并结合新《行政诉讼法》《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进行综合法律知识培训,邀请街道法律顾问围绕耕地流出整改复耕、村务治理等内容进行专题辅导。
3.加强法治宣传。一是强化队伍建设。结合普法强基专项行动,优化普法工作二级网格10人、三级网格19个、四级网格148个、五级网格598个;组建三级普法骨干队伍20支364人;培养“法律明白人”133人,“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51户,选树金牌网格员和楼栋长19名、社区民警8名,成立个人调解工作室1个。二是“线上+线下”模式,强化阵地建设。依托社区小广场等开展“以案说法”等活动180余场次、服务群众3.5万余人,张贴发放各类法治宣传资料1.1万余份;“陈同志工作法”12场次,社区“三讲三评”50场,利用公众号、工作群推送典型案例、视频音频等宣传素材12期,制作普法宣传产品12个。三是“点单+下单”模式,强化精准发力。利用“社区吹哨、部门报道”,排查化解、处置各类矛盾纠纷430件;将社矫对象、刑释人员、“三低”中青年等8类重点群体和电诈预警3200人列为重点普法对象,开展“一对一”走访1200人,见面提醒重点人员220人;开展宣传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禁毒等40余场次。
(二)健全党委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一是街道党工委认真贯彻执行党工委工作规则、党工委会议事规则等决策机制,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程序,党工委决策未发生重大违法情况。二是2024年街道聘请云南凌云律师事务所5名律师担任街道及19个社区法律顾问,强化法律顾问在招商引资合同审查,履行合同约定等方面的指导作用。今年来,邀请法律顾问开展大型普法宣传2次,起草审核村规民约等20件、参与调解纠纷4件、提供法律服务36次。
(三)坚持依法履职,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1.优化营商环境,助推经济稳定发展。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坚持以法治原则、法治思维引领高质量发展,为改革发展稳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一是严格执行事前审查。对街道下发的文件进行事前审查,邀请对瑞星垃圾填埋区、永丰石场整改等重点事项处置进行事前指导。二是强化政务信息公开管理。及时更新公开公示内容。推行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和县域监督一体化“智慧监督矩阵”平台,推进“清廉村居”建设,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向纵深发展。三是全力支持工作。积极配合各级部门开展各类调研及司法活动,协同县纪委、派出所等部门开展重点对象“一对一”入户精准普法22人次,集中教育6次、公益劳动6次。
2.做好政务服务,推进简证便民。一是在街道为民服务中心推行“全科政务”服务模式,设立13个服务窗口,及时向社会公布“最多跑一次”事项,全面实现审批更简、服务更优的工作目标,形成所有窗口一站式办理和跨部门无缝对接的政务服务工作新格局。二是清理出街道开具(核发)证明材料35项、社区对外开具(核发)证明材料48项。从源头上杜绝了各类奇葩证明。三是根据《宜良县政府部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动态管理办法》,适时对权责清单进行调整。四是通过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举办法治讲座的方式,宣讲企业依法经营、安全生产等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开展民商法相关企业防范风险管理解读,不断提高民营企业家法治意识。
(四)坚持依法行政,健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一是严格行政执法公示制度。由街道为民服务中心牵头,按照《云南省行政执法公示办法》的规定,及时公示公开行政执法信息,并对“双随机、一公开”事项清单、依据、程序等进行事前规范化公示。匡远街道为民服务中心事项95项,其中行政许可3项(农村村民宅基地审批、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核发(乡镇企业、乡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及农村住房建设)、再生育审批),行政裁决2项(土地权属争议行政裁决、林木林地权属争议行政裁决)其他行政权力1项(业主委员会选举结果备案)。二是规范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全公开制度。督促街道林草办、综合执法队等站所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办法》,规范文字记录、重视音像记录,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实现全过程实时留痕和可回溯管理,确保行政执法公开透明,有效确保依法行政落在实处。今年来,街道共发生行政诉讼0起,行政复议0起。三是做好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和备案。由街道党政综合办负责,按照《云南省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办法》、《宜良县规范性文件制定管理办法》要求,认真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对街道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并按要求向县司法局进行备案审查。截至目前,全街道共有规范性文件0件。四是加强行政执法证件执证取证。要求街道50岁以下在职在编人员必须参加行政执法资格考试。今年来,组织完成新取证22人,目前街道取得行政执法证人员共41人。五是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聘请云南凌云律师事务所5名律师担任街道及19个社区法律顾问,强化法律顾问在招商引资合同审查,履行合同约定等方面的指导作用。
(五)坚持依法调处,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认真统筹抓好云南省普法强基补短板、宜良县“我的网格我普法 矛盾纠纷我化解”专项行动各项工作,全力化解矛盾纠纷、信访积案。一是织牢全方位排查“摸底网”。起底摸排问题青少年、婚恋纠纷、土地纠纷等重点群体1200人,开展网格入户“一人一档”普法及纠纷排查化解,现已走访1100余人、完成率91.7%。二是织紧全事项纠纷“化解网”。建立矛盾纠纷排查、研判、化解“五级工作机制”,引导群众在法治框架内解决矛盾纠纷,开展依法定途径分类处理信访投诉请求工作,推行行政复议调解和解制度,积极运用调解方式解决争议,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阶段,成功调解了徐某某工地死亡赔偿案、瑞星社区常年上访户案件等重大矛盾纠纷,组织各级调委会排查各类纠纷430起,调处430起,调解成功424起,调处成功率98.7%。三是织就全维度数据“智慧网”。在便民服务中心新增法律机器人终端机1台、投放“乡村法治通”平板电脑19台;依托创新研发的“智慧匡远”APP,开发智慧普法模块,实现“七个闭环”,为办事群众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2024年,我们虽在法治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还存在不少短板和弱项,需要抓紧填平补齐。主要表现在:一是法治意识仍需加强。部分干部职工法治意识、法治思维、法治理念与新时代法治社会建设高标准、新要求还不能很好适应,不善于运用法治手段、法律武器去解决矛盾、化解难题,能力不足的短板尚未得到有效补齐。二是推进规范公正文明执法难。因街道各站所均为县级各部门委托执法,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推进落实不到位,工作难点较多,综合执法行政处罚的执行难度大,执法力量不足、装备保障不足,数据共享工作推进困难。三是工作推进仍有差距。在优化营商环境、矛盾纠纷化解、加强基层治理等方面,体制机制尚不健全,还需完善强化。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对照规划认真梳理问题清单、补齐工作短板、加强工作统筹、持续落实责任、注重结果运用、强化督促整改,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同时,将继续认真做好行政执法能力提升、普法与依法治理、公共法律服务等各项工作,为我县社会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和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一)完善依法决策机制。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研究等制度规定,全面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发挥好法律顾问咨询团队的重要作用,保证法律顾问在制定重大行政决策中发挥积极作用。通过引入社会组织、强化法治培训、借力县直部门单位等多种措施及路径,驰而不息提升党员干部法治意识、法治思维、法治能力,推进机制建设,筑牢法治之基、建设法治匡远。
(二)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严格落实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的要求,紧紧围绕重点改革任务、重要政策、重大工程项目和政府工作报告、发展规划提出的重要事项,主动公开执行措施、实施步骤、责任分工、监督方式等,并根据工作进展公布取得成效、后续举措,广泛听取公众的意见建议,加强和改进工作。全面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公开工作,建立健全清单动态调整公开机制,及时了解各方关切,有针对性地做好回应工作。
(三)不断提升法治水平。匡远作为全县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理应在法治建设上树牢标杆意识,始终走在前列。2024年,我们将把工作重心向“全国民主法治社区”创建聚焦,凝聚力量、加快推进,同时进一步加强法治宣传,增强依法行政观念,继续加大对“八五”普法规划的推进落实,开展多种形式的法治宣传、普法讲座和行政执法培训工作,努力增强街道全体干部职工的法治观念,全面形成学法、用法、守法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干部职工法治素养。
(四)积极开展典型示范和宣传引导。牢记“法治意识增强是法治建设的根本”,充分用好微信公众号、“平安宜良”小程序等媒体,定期开展普法宣传,将法治宣传教育融入社会治理、文明城市创建等重点工作,进一步加大对法治政府建设的宣传力度,将法治建设工作取得的新成果、新成效及时宣传推广,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
宜良县人民政府匡远街道办事处
2025年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