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良县2025年政府预算公开
监督索引号53012500700010000
〔2025.02〕宜良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材料之六
宜良县2024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
2025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书面)
——2025年2月15日在宜良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宜良县2024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提请大会审议,请各位代表和列席人员提出宝贵意见。
一、2024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0,132万元,比2023年66,990万元增收3,142万元,增长4.69%,完成年初预算71,706万元的97.8%,差年初预算1,574万元。其中:税收收入完成54,068万元,比2023年46,480万元增收7,588万元,增长16.3%,完成年初预算51,680万元的104.6%,超年初预算2,388万元;非税收入完成16,064万元,比2023年20,510万元减收4,446万元,减少21.7%,完成年初预算20,026万元的80.2%,差年初预算3,962万元。
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22,374万元,比2023年220,346万元增支2,028万元,增长0.9 %。其中:县级财力安排支出173,544万元;上级专项资金支出48,830万元(其中:2023年结转的支出14,857万元、2024年本年支出33,973万元)。
3.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0,132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34,333万元(其中:返还性收入6,827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104,426万元、专项转移支付23,080万元),2023年结余结转28,818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980万元,政府性基金调入6,496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67万元,区域间转移支付收入4,839万元,债务转贷收入44,200万元,收入总计292,865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2,374万元,上解支出7,521万元(其中:体制上解808万元、专项上解6,713万元),一般债务还本支出47,710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0万元,调出资金6,496万元,支出总计284,101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结转8,764万元(结转下年支出8,764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县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2,494万元,上级补助收入3,644万元,2023年结余结转收入8,524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93,550万元,一般公共财政预算调入6,496万元,收入总计124,708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6,290万元,调出资金6,496万元,上解支出264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98,350万元,支出总计 121,400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结转3,308万元(其中:未拨上级专项指标3,308万元、县级结转0万元),结转下年支出3,308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本级收入10万元(国有参股公司股利、股息收入1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61万元,上年结余收入2万元,收入总计73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6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出资金67万元,支出总计73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结转0万元。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数,县级仅反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29,562万元,上年结余1,068万元,收入总计30,630万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29,948万元,支出总计29,948万元。收支相抵,年终滚存结余682万元。
以上数据均为2024年12月31日县财政执行数,与昆明市财政局正式结算后,相关数据还会有变化,届时再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附件1-2)
二、财政主要工作情况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我们始终坚持把政治要求和政治标准贯穿于财政工作的全过程,准确把握财政工作方向,努力提升公共财政保障水平,基本民生等重点领域支出得到较好保障,各项重大政策得到有效落实,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一)高效统筹资金资源,全力保障财政运行健康平稳。始终把抓好收支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开源节流,促进财政平稳运行。一是依法依规组织财税收入。围绕全年收入任务目标,加大财源培植力度,密切关注各项减收因素对财税收入的影响,强化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税源监控,定期分析研判收入形势,做到挖潜增收、应收尽收。二是综合施策争取上级支持。为缓解财政收支压力,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会同相关部门群策群力,多渠道筹措资金,增强财力保障。密切关注上级财政政策和资金支持方向,主动向上对接,争取更多上级资金支持,全年共向市财政申请调度资金146,516万元,有力支持了我县社会经济发展资金需求。
(二)持续优化支出结构,全面落实重点领域资金支持。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统筹财政资源,千方百计保障重点支出。一是坚持“三保”支出优先原则,全县保“三保”支出160,754万元,其中:保工资112,711万元、保运转3,080万元、保基本民生44,954万元。二是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全年民生领域投入资金169,671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6.3%。三是支持做好“三农”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切实强化投入保障、优化政策供给,统筹推进“三农”领域重点任务。2024年农林水事务支出27,976万元,比上年同期27,729万元增支247万元,增长0.9%。四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拨付脱贫攻坚衔接乡村振兴资金2,891.41万元,拨付进度达到97.74%,确保财政支出重点向薄弱领域倾斜。五是持续做深做实企业服务,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发挥政府采购扶持作用,全年完成政府采购425项(次),采购金额100,195.46万元,节约资金2,192.51万元,节约率为2.14%。六是加大对涉农、绿色、中长期制造业等信贷投入。截止2024年12月,全县各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25.12亿元,同比增幅6.88%;贷款余额176.94亿元,同比增幅5.52%,存贷比54.42%。
(三)精准聚焦群众期盼,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秉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原则,把有限的财力花在刀刃上,用力书写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一是教育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全年教育支出51,138万元,主要用于学前教育幼儿免保教费和学生营养膳食、乡村教师生活补助、特岗教师工资性补助等方面,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坚实财政保障。二是医疗卫生服务提质增效,支出22,027万元,主要用于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建设等方面,不断提升医疗保障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切实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能力。三是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全年支出55,350万元,支持落实各项就业补助政策,确保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退役士兵优待金等政策落实到位。
(四)防范化解债务风险,不断增强财政风险防控能力。一是做好偿还预期管理,确保到期债务本息及时偿还,压紧压实化债主体责任,明确责任分工,落实化债措施,推进债务有序化解。2024年偿还政府债务本息123,118.28万元,牢牢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二是强化预算编制管理。按照“三保”优先的支出顺序,精打细算、科学合理编制预算,全年未发生“三保”风险事件。三是严实精细执行预算。把过“紧日子”贯穿于预算执行全过程,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强化预算刚性约束,加大支出结构调整优化力度,统筹用于“三保”支出、社会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等亟需支持的领域,确保实现财政预算收支平衡。
(五)深化推进体制改革,持续释放财政科学管理效能。一是强化绩效管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决策部署。按照时间节点完成绩效监控、自评工作,积极开展财政重点资金绩效评价。全县60家一级预算单位按时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中完成了2024年绩效目标申报及审核工作,整体支出绩效目标申报金额共计143,395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40,790万元;项目支出2,605万元。及时公开了绩效自评及绩效评价结果,实现了县级部门预算绩效目标全覆盖。二是强化财政资金监管,按照宜良县财政资金监管“清源行动”2024年重点任务措施清单要求,从执行减税降费政策、乡村振兴领域、专项增发国债资金和地方政府债券资金、过紧日子领域、整治政府采购领域、会计信息质量、违规出台财税优惠政策招商引资问题、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使用管理问题等八个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整治,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并督促相关单位进行整改,进一步规范了我县的财经秩序。
过去一年,我县财政面临收支平衡压力巨大的困境,在新形势、新任务下,财政运行管理中依然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一是财源结构单一,县域经济基础薄弱,县级财政收入增长乏力;二是县级可用财力严重不足,各类刚性支出需求较大,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三是政府债务规模较大,偿债资金筹集难,还本付息压力大;四是国企改革推进缓慢,县属国有企业管理还不够规范。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认真分析,找准结症,综合施策,切实加以改进解决。同时恳请各位代表继续关心、指导和支持财政工作。
三、2025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一揽子增量政策,树牢以政领财、以财辅政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进一步加强预算约束和预算执行管理,持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落脚点,持续做好“三保”保障和债务风险防范工作,继续将贯彻落实过“紧日子”作为长期坚持的方针,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不断增强财政自给和保障能力,以实际行动助推宜良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预算编制原则
一是加强财政资源统筹,提升财政保障能力。二是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坚持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三是优化预算支出结构,做好重点项目资金保障。四是强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规范项目编制流程。五是加强中期约束和规划引领,推进跨年度预算平衡。
(三)2025年财政收支预算
1.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
(1)收入预算总计317,993万元。其中: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综合考虑财税承载能力和宜良县经济社会发展客观需要,2025年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在2024年实际完成数70,132万元的基础上增长3%,按72,236万元编制。
上级补助收入:参照2023年市对县(区)结算规模编制,按172,769万元编制,其中:上级一般财力性补助收入按83,791万元编制;上级专项转移支付收入按88,978万元编制。
参照2024年结算收支平衡情况测算,上年结余收入按8,764万元编制。
调入资金44,534万元。其中:政府性基金调入3,007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280万元;从其他资金调入(盘活财政存量资金)41,247万元。
债务转贷收入19,690万元。
(2)支出预算总计317,993万元。其中:
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74,761万元
基本支出140,116万元。其中:工资福利支出110,392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7,111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22,613万元。
项目支出134,645万元,其中:上级专项转移支付支出59,888万元;预备费2,720万元(按当年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额的1%设置);地方政府一般债务利息及费用支出10,471万元;增人增资预留12,138万元;事业人员基础性绩效奖及养老保险缴费5,000万元;其他支出预留5,000万元;丧葬抚恤费、遗属补助2,000万元;农民工工资应急周转金100万元;上年专项指标盘活滚存安排11,351万元;非税收入征收必要支出6,000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补助1,397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缺口13,000万元;低保户(特困户、建档立卡返贫人员)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县级财政个人缴费补助20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1,360万元;新冠肺炎疫苗及接种费用补助28万元;粮食风险基金县级配套补助及贷款利息132万元;残保金500万元;石林针织有限公司职工安置经费40万元;城市路灯电费150万元;玉禾田项目补助费及垃圾清运费1,200万元;污水处理费1,200万元;产业园区管委会下燕窝龙潭水应急截留提水处理运营费用360万元;污水处理泵房电费55万元;武装工作经费200万元;审计委托费60万元;老管办经费15万元;义务教育学校食堂人员补助200万元;系统运维经费60万元。
②上解支出21,342万元,其中:体制上解12,468万元;专项上解7,397万元;专项上解包括:上划部门(法检两院、审计、税务、环保)等上解9,000万元,阳宗海托管债务偿还补助收入以负数反映在支出方2,328万元,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资金筹措按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支持磨憨单项上解725万元;偿还抗疫特别国债本金1,477万元。
③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21,890万元。
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收入预算总计317,993万元;支出预算总计317,993万元。收支平衡。(附件3-6)
2.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1)收入预算总计39,394万元。其中:国有土地出让收入22,375万元;彩票公益金收入202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250万元;污水处理费收入620万元;其他政府性基金专项债务对应项目专项收入8,170万元;上级转移支付收入3,479万元;上年结转收入3,308万元;债务转贷收入990万元。
(2)支出预算总计39,394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16,525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1,210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付息及发行费支出11,865万元;上级转移支付支出6,787万元;政府性基金调出3,007万元到一般公共预算统筹安排。
政府性基金预算平衡情况: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9,394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39,394万元。收支平衡。(附件7-8)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情况
(1)收入预算总计861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由县国资中心根据政府授权监管企业2025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数据汇总编制。其中:产权转让收入800万元;上级转移支付收入61万元。
(2)支出预算总计861万元。其中: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出资金28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产权转让收入800万元,按不低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35%调出到一般公共预算统筹安排);用于解决宜良县金汇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历史遗留问题及改革成本支出520万元;上级转移支付支出(企业退休人员社会管理补助)61万元。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平衡情况: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861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861万元。收支平衡。(附件9)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县级只编制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预算。2025年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预算按县人社局上报的预算数据汇总编制。
(1)收入预算总计33,457万元。其中:基本养老保险费收入16,787万元;财政补贴收入15,608万元;利息收入7万元;转移收入320万元;其他收入3万元;上年结余732万元。
(2)支出预算总计33,457万元。其中:本年基本养老金支出32,529万元;转移支出20万元;其他支出25万元;年末滚存结余883万元。
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收入预算总计33,457万元;支出预算总计33,457万元。收支平衡。(附件10)
(四)2025年“三保”支出预算编制情况
2025年,全县财政预算支出安排坚持“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优先顺序的原则,统筹兼顾,量入为出。按照国家及省级制定的“三保”政策清单,全年安排“三保”支出173,222万元。
1.保工资111,133万元。其中:在职人员工资70,823万元;离退休经费9,041万元;随工资计提的社会保险缴费23,688万元;住房公积金7,581万元。
2.保运转3,943万元。其中:行政事业单位公用经费3,285万元;离退休干部公用经费31万元;公务用车经费389万元;工会经费238万元。
3.保基本民生58,146万元(上级转移支付补助27,784万元、本级财力安排30,362万元)。其中:
(1)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9,085万元(上级转移支付补助7,577万元、本级财力安排1,508万元);
(2)困难群众救助、残疾人补助8,638万元(上级转移支付补助6,292万元、本级财力安排2,346万元);
(3)财政对各种社会保险的补助及优抚对象、退役安置等补助24,828万元(上级转移支付补助7,776万元、本级财力安排17,052万元);
(4)基本公卫、计划生育及疫情防控等支出6,119万元(上级转移支付补助4,759万元、本级财力安排1,360万元);
(5)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657万元(本级财力安排657万元);
(6)村组、社区支出5,709万元(上级转移支付补助477万元、本级财力安排5,232万元)。
(7)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公共事业支出2,690万元(上级转移支付补助483万元、本级财力安排2,207万元)
(8)就业见习补贴420万元(上级转移支付补助420万元)
(五)政府债务情况
1.债务余额及限额情况。2024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为701,250万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323,000万元;专项债务限额378,250万元。2024年地方政府债务余额685,874.34万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318,944.34万元;专项债务余额366,930万元。
2.2024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及还本付息情况。2024年累计偿还地方政府债券本金102,110万元,其中:偿还一般债券本金35,110万元(自筹偿还3,510万元、再融资债券转贷偿还31,600万元);偿还专项债券本金67,000万元(自筹偿还6,700万元、再融资债券转贷偿还60,300万元)。全年支付债券利息21,008.28万元,其中:一般债券10,155.46万元;专项债券10,852.82万元。
3.2025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及还本付息预计情况。2025年预计偿还地方政府债券到期本息45,313.65万元,其中:到期本金22,988.34万元(包含一般债券到期本金21,888.34万元,专项债券到期本金1,100万元);到期利息22,325.31万元,(包含一般债券到期利息10,470.45万元;专项债券到期利息11,854.86万元)。
补充说明:根据预算法规定,预算年度开始后,在人代会批准本预算草案前,可安排下列支出:上年度结转支出;参照上年同期的预算支出数额安排必须支出的本年度部门基本支出、项目支出;法律规定必须履行支付义务的支出,以及用于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处理的支出。部门预算作为县级财政预算的组成部分,合并财政预算(草案)一起报送县人代会审查。
四、2025年财政工作重点
(一)找准“靶心”,全力确保财政收支平衡。一是坚持收入工作全县“一盘棋”,加强财政、税务等部门的协同联动,凝聚财源增收最大合力。同步加大依法征收、科学理财、精细管理改革创新力度,深入挖掘潜在税源。二是强化支出预算管理。坚决落实好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要求,进一步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集中财力兜牢基层平稳运行底线和保障县委、县政府决策的重点支出资金需求,扎实兜牢“三保”底线。三是围绕优化营商环境,落实各项助企纾困措施,积极推行惠企政策,服务市场主体,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涵养税源财源,持续优化财政收入结构。四是加强财政资源统筹,拓展财力来源。全力推进国有资产、资源、资本和资金“四资”盘活利用,积极探索国有资产清查盘活利用新路径。
(二)明确“重点”,积极向上争取资金。一是牢牢把握国家重大政策利好,认真学习研究财政部推出的一揽子增量政策,统筹谋划、全力以赴,不断加大向上对接衔接力度,积极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落实。二是全面掌握政策动向,深入分析研究上级政策资金扶持方向,把握中央省级财政投资方向、地方可争取空间以及向上争取工作环节等细节,做好研究分析,提高项目资金申报的有效性和精准性。三是加强行业部门间配合与协作,摸清信息和分配方式,强化协作,发挥整体优势,做深做细项目申报的前期工作,切实提高项目资金申报争取的有效性和精准性,切实保障全县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三)守住“底线”,有效化解各项财政风险。一是守牢“三保”风险“基线”。确保“三保”项目足额编列、不留缺口,优化“三保”预算编制事前审核机制,加强日常监测分析,提高“三保”动态监测和风险预警能力,确保“三保”不出问题。二是守牢债务风险“防线”。大力防范债务风险,保持并降低全口径债务率。进一步加强专项债券资金使用管理,督促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和资金拨付,规范债券预算收支,避免资金闲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密切关注国家政策动向,积极探索增收途径,充分盘活资产资源资金,做大我县财力分母。
(四)理清“机制”,着力提升财政治理效能。一是加大财会监督力度,推动形成财政部门主责监督、主责部门依责监督、各单位内部监督、相关中介机构执业监督的财会监督体系,依法依规加强对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其他组织和个人的财政、财务、会计活动的监督。二是严肃财经纪律,做好财会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审计监督、统计监督等各类监督贯通协同,逐步实现信息共享、成果共用,推动实施联合惩戒,形成监督合力,提升监督效能。持续推进财会监督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类违反财经纪律行为,强化通报问责和处理处罚,使财经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各位代表,面对诸多矛盾相互交织的风险挑战,做好2025年财政各项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各项决策部署上来,主动接受县人大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坚持干字当头,增强信心、迎难而上、奋发有为,为推动宜良高质量发展贡献财政的智慧和力量!
以上报告,请审查。
附件:1.宜良县2024年财政收入预算执行情况表
2.宜良县2024年财政支出预算执行情况表
3.宜良县 2025年财政预算收支总表
4.宜良县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明细表
5.宜良县2025年财政预算支出功能经济分类表
6.宜良县2025年上级专项转移支付明细表
7.宜良县2025年政府性基金预算表
8.宜良县2025年政府性基金调入一般公共预算明细表
9.宜良县2025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总表
10.宜良县2025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总表
县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秘书处 2025年2月11日印
监督索引号53012500700010111
附件1-10:宜良县2024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地方财政预算附表20250226102500658
宜良县2025年政府预算公开表20250226105708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