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良县人民政府 www.kmyl.gov.cn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依申请公开
索引号: 750659971-202409-902376 主题分类: 建议提案办理
发布机构:  宜良县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 2024-09-19 16:36
名 称: 宜良县文化和旅游局关于对县政协第106号提案的答复
文号: 关键字:

宜良县文化和旅游局关于对县政协第106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4-09-19 16:36 浏览次数:3
字号:[ ]

高志勇委员:

在政协宜良县委员会第十届次会议上提出的106提案《关于申报宜良三角梅的栽培技艺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议》已转交宜良县文化和旅游局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宜良三角梅作为宜良的县花,在宜良的栽培培育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和成熟的技艺,该技艺对于发展宜良的花卉苗木种植产业以及环境美化亮化都形成了独特的品牌效应,大力发展和推广三角梅种植栽培技艺对于促进宜良的花卉苗木产业发展壮大将是大有裨益的。但是要将三角梅种植技艺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议,还需要国家非遗法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分类界定的范畴进一步划分和认定。

按照国家《非遗法》以及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的相关规定,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和分类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和游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十大门类分别是: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十大门类中的传统技艺主要是指有着悠久文化历史背景,并且必须经过一定的深入研究学习才能掌握的手工技术、技能。如中国传承了成百上千年的诸多传统技艺有:制瓷、剪纸、陶艺、年画、皮影、泥塑、木刻、木雕、刺绣、制茶、制丝等等,这些都是中国民间世代传承下来的工艺,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实质。

三角梅最早发源于南美洲的巴西等地,19世纪30年代三角梅才引入欧洲栽培。在中国,三角梅最早是由英国人马偕博士于1872年从英国引入台湾,1922年,三角梅首次从台湾引入厦门。此后,三角梅才逐渐从台湾引进到中国大陆的南方沿海城市,并从不同渠道引入内陆,成为广泛栽培的观赏植物。所以三角梅种植技艺虽然在宜良种植年限长、也具有本土特色,至今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产业,但纵观其历史文化内涵和精神实质,与非遗项目中对于传统技艺的界定还有一定差距,不适宜归入非遗项目范畴。

三角梅作为宜良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的代表性品类,其种植技艺可以通过其他形式和方法进行大力宣传和推广,比如:结合三角梅造型展、三角梅园艺展、三角梅摄影比赛、花街节、线上电商宣推等,持续扩大三角梅的购销渠道,使得市场对于三角梅产品的需求量充分打开,三角梅成为市场追捧的爆款花卉,必然会反向刺激对于三角梅种植技艺的学习、研究和提升以及三角梅栽培历史溯源等等,同样可以达到推广和保护三角梅栽培种植技艺的目的。

三角梅作为宜良的县花和花卉苗木产业代表,相信在农业、林草及县内花卉协会等各部门共同努力宣传推广和运营下,应该会得到蓬勃发展,实现提升经济效益,带动宜良旅游发展。

诚挚感谢你对宜良县文化旅游工作的关心支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