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宜良县第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4号建议的答复
尊敬的许万松代表:
您好!首先,感谢您对宜良县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水源地保护的建议》(第14号)已交由昆明市生态环境局宜良分局牵头办理。根据《昆明市2024年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管理工作实施意见》(昆水源办通〔2024〕1号),昆明市生态环境局宜良分局主要工作职责为负责指导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和环境监管工作,统筹解决污染型水源地水质改善问题;负责千人以上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的监督指导,负责水源地水质监测工作,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内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建设。现结合昆明市生态环境局宜良分局工作职责,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宜良县共有县级饮用水源保护区3个,分别为:小鱼洞、九龙池、海马箐水库;“千吨万人”饮用水源保护区1个,为狗街镇白龙潭;“千人以上”饮用水源保护区10个。
二、建议办理情况
(一)科学划定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
根据省、市统一安排部署,昆明市生态环境局宜良分局持续开展饮用水地保护区划定工作,2011年,昆明市生态环境局宜良分局牵头编制《宜良县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报告》,并取得了昆明市人民政府批复,完成了小鱼洞、九龙池两个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2018年,宜良县重新启动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2018年12月,昆明市生态环境局宜良分局牵头组织完成《宜良县海马箐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报告》编制工作,并取得昆明市人民政府批复。2018年12月,完成宜良县8个乡镇(街道)“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报告编制工作,并取得宜良县人民政府批复(宜政复〔2020〕129号);2020年10月,完成《昆明市宜良县狗街镇白龙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编制工作,并取得云南省生态环境厅批复(云环函〔2020〕576号)。
(二)强化水质监测,保障饮水安全
昆明市生态环境局宜良分局生态环境监测站制定环境监测工作方案,将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工作纳入日常工作,每月对3个县级饮用水源地(小鱼洞、九龙池、海马箐水库)开展水质1次例行监测,共监测“8+X”个指标;每半年对“千吨万人”饮用水源地开展水质监测;每年对“千人以上”饮用水源地开展1次水质监测,共监测28个指标;根据监测结果,全县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均达到Ⅲ类水考核目标。
(三)争取资金支持,加快水源地保护项目建设
昆明市生态环境局宜良分局持续加强项目包装能力,积极争取国家、省级水污染防治资金,积极谋划饮用水源地保护项目相关资金。2022年,通过前期扎实的工作基础,宜良县申报的《宜良县海马箐水库饮用水水源地(宜良县范围)保护项目》获得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1870万元支持,用于宜良县海马箐水库水源地保护工作。该项工程实施后,将在保护区设置界标18块,建设污水处理设施,预计可减少COD排放量21.55吨/年,总氮排放量3.51吨/年,氨氮排放3.1吨/年,总磷排放量0.43吨/年,项目实施后将保证海马箐水库水源水质长期稳定达标,保障宜良县饮用水安全。
(四)强化基础保障,提升监测能力建设
2019年宜良县争取到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600万元,用于监测站能力提升建设工作。昆明市生态环境局宜良分局不断提升饮用水源水检测能力建设,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相关要求,地下水检测常规检测指标是39项,目前昆明市生态环境局宜良分局地下水常规指标检测能力达到32项。其中,2023年新增6项指标检测能力,分别为:嗅和味、肉眼可见物、溶解性总固体、总大肠菌群、钠和碘化物;2024年计划新增1项铝指标检测能力。
(五)强化执法监管,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昆明市生态环境局宜良分局每季度对辖区内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开展1次巡查检查,排查环境风险隐患,对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存在的可能影响饮用水水质的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查处。针对海马箐水库饮用水水源地喷水洞一级保护区范围内存在的“嵩明县牛栏江镇国清虹鳟鱼养殖基地”养殖虹鳟鱼、鲟鱼等活动,影响水质的环境违法行为,昆明市生态环境局宜良分局10余次现场检查告知其存在的违法行为,督促其改正违法行为,联合县水务局向该养殖基地及养殖场地所有方(云南恒威实业有限公司)书面告知该养殖基地存在的环境违法行为,督促云南恒威实业有限公司不再向嵩明县牛栏江镇国清虹鳟鱼养殖基地出租养殖场地。针对该养殖基地存在环境违法行为,昆明市生态环境局宜良分局对其现场调查取证2次,但因喷水洞所在位置为宜良县与嵩明县交界处,属于争议区域,昆明市生态环境局宜良分局无行政处罚权限,昆明市生态环境局宜良分局积极向昆明市生态环境局请示汇报,最终由昆明市生态环境局对该养殖基地进行了立案查处,督促其改正违法行为。
(六)开展环境状况评估,加强水源地规范建设
一是对已划定保护区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督促属地乡镇(街道)按要求规范设置界桩、界碑和相应的标识标牌。二是在九龙池水库、小鱼洞两个县级饮用水源地取水口和水域安装了视频监控14个,在县一水厂和二水厂安装了水量自动在线监测装置,对水量实行24小时监测,三是开展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估,认真填报全国县级饮用水源状况评估信息化管理系统,2021—2023年宜良县集中式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估结果均为优秀;四是制定应急预案,为切实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健全突发环境事件预警机制,宜良县对小鱼洞、九龙池2个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制定应急预案,并定期开展了应急演练。
(七)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水源地保护意识
昆明市生态环境局宜良分局充分利用“六•五世界环境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等节日,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群众保护水源地的紧迫感和使命感。2020年以来,组织饮用水源保护宣传20余次,发放各类宣传手册1200份,有效提高全民饮用水源地保护的意识。
三、下步工作计划
(一)加大饮用水源地保护的宣传教育力度,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大力宣传饮用水源地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人民群众充分认识饮用水源地、了解饮用水源地的功能,强化公众的饮用水源地保护意识和资源忧患意识,形成有利于饮用水源地保护的大环境和良好氛围。
(二)合理规划保护饮用水源地,加大保护工程体系建设。加强生态水利和生态功能的保护恢复工程建设,把饮用水源地保护纳入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划定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积极推进饮用水源地抢救性保护,健全饮用水源地保护投入机制,最大限度的提高饮用水源地保护率,为饮用水源地保护提供有力的投资保障。
(三)健全饮用水源地保护管理机制。饮用水源地保护是一项涉及面广、社会性强、规模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政府部门和行业,关系多方的利益,需要多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建立强有力的饮用水源地保护组织管理系统和有效的协调机制,统一协调区域或流域内的饮用水源地保护势在必行。
(四)加大对破坏饮用水源地资源的打击力度。加大饮用水源地保护执法力度,依法打击各类违法违纪案件,坚决制止过度和不合理利用饮用水源地资源的行为,依法防治污染和保护管理工作,加强水环境管理,提高水环境承载能力,保证饮用水源地生态安全。
感谢您对水源地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