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良县人民政府 www.kmyl.gov.cn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依申请公开
索引号: 750659971-202211-635052 主题分类: 县政府文件
发布机构:  宜良县人民政府 有效性:
发布日期: 2022-11-23 17:22 废止日期:
文号: 关键字:
名 称: 关于印发宜良县2022年财政运行风险防范工作方案的通知

关于印发宜良县2022年财政运行风险防范工作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2-11-23 17:22 浏览次数:327
字号:[ ]


各乡镇(街道)、工业园区、县直各单位:

《宜良县2022年财政运行风险防范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宜良县人民政府    

                                            2022420

(此件公开发布)

宜良县2022年财政运行风险防范工作方案

按照《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完善地方财政运行监测机制确保2022年基层财政平稳运行的通知》《云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区级“三保”预算编制审核办法>的通知》要求,深入贯彻落实财政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财政运行风险防范有关工作的决策部署,根据《昆明市财政局关于宜良县2022年县级财政运行风险的提示函有关要求,结合宜良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梳理分析宜良县财政运行的主要风险,增强忧患意识,以最有力的措施确保财政平稳运行、经济健康发展。有力防止潜在风险变成现实风险,防止小风险因处置不当变成大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的底线。

二、主要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严格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发〔20215号)等有关要求,按照“县级主体、级统筹的原则,县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大力压减非刚性、非重点支出,坚持国家和省级标准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确保国家和省级制定的三保政策落实到位,切实兜牢三保底线,坚决杜绝工资拖欠等问题发生。科学有效防范财政风险,全面压实责任,有序推进全三保保障工作,避免对经济、社会、财政平稳发展带来冲击,力争通过五年时间,宜良县“三保”保障能力明显提高,风险等级由中风险地区降至低风险地区针对昆明市财政局宜良县2022年县级财政运行风险的提示积极自查,对存在问题认真整改,并在今后工作中长远谋划落实“三保”责任、保证县级财政平稳运行的各项重点工作举措。

三、工作内容

(一)分析存在问题,坚决落实整改

根据《昆明市财政局关于宜良县2022年县级财政运行风险的提示函宜良县“三保”预算编制中财力方面和“三保”需求方面均存在“上报数与预算草案不一致”的问题。

1.财力方面。经核对,宜良县2022“三保”预算编制系统中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数为263,488万元,向县人代会报告预算草案预算数为237,818万元,有关数据存在差异25,670万元。导致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宜良县“全口径”预算管理不够细、不够实,上级补助收入未全额纳入预算编制。

2.“三保”需求方面。经省市审核,宜良县2022年中央和省政策“三保”需求160,852万元,其中:保基本民生40,144万元,保工资115,111万元,保运转5,597万元。经核对,向县人代会报告预算草案的“三保”支出数为130,274万元,有关数据存在差异30,578万元。导致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对“三保”政策掌握不够熟悉,预算草案中向人大报告的“三保”编制数据反映不完整。

3.整改计划。对于“三保”预算编制数据上报审核数与预算草案不一致的问题,计划在2022下半年,按照国发20215号文及《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县级“三保”工作的通知》(云办通202149)要求,在预算调整方案中一并调整确保上报审核数与预算草案数据保持一致。在今后年度的预算编制中,严格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做好“全口径”预算编制工作。

(二)提高站位,压实主体责任

县级三保”工作关系基层政府履职尽责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是保持社会稳定的压舱石。全各级各部门在今后工作中要高度重视三保工作,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决落实各项“三保”保障政策,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后续“三保”保障工作严格按照委、政府安排,围绕各部门工作职责,落实主体责任,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增强做好“三保”工作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三)加强制度建设,高标准落实

宜良县2021年成立三保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宜良县“三保”保障及风险应急处置方案》,从制度上全面规范宜良县“三保”保障工作,确保“三保”保障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各部门要强化“三保”工作责任担当,全面落实工作要求,加强制度建设和预算评审,足额安排“三保”支出。在后续预算执行及以后年度预算编制过程中认真履行“三保”统筹保障责任,逐步完善规范工作机制及有关制度,严格落实“三保”预算编制审核、预算执行监控和风险防范处置等工作职责,确保“三保”工作有成效。

(四)拓宽收入来源,硬化预算约束

坚决贯彻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措施,加快促进投资增长,拉动新消费促进“双循环”。主动培植涵养财源税源,加强税收征收管理,确保税款及时足额入库。推进政府预算体系的统筹协调,加大政府性基金调入一般公共预算力度,推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一般公共预算的统筹协调。推进财政存量资金统筹使用,建立健全财政存量资金与预算安排统筹结合的机制,增强自我保障能力。统筹自有资金和各项转移支付资金,优先用于“三保”支出和疫情防控,切实保障基本民生,强化对困难群众的兜底保障。硬化预算约束,严格执行县人大批准的预算,严控预算追加,除应急救灾、政策性增人增资等急需在当年安排的支出外,预算执行中所有单位原则上不出台增加当年支出的政策,确保财政支出严格按预算执行。

(五)紧盯目标任务,多举措落实

1.紧盯目标,加强收入的组织协调。不折不扣落实减税降费和助企纾困政策。科学研判财政运行趋势,落实收支计划,按照年度目标要求,强化收入组织管理,压实责任,找准收入来源支撑,坚持依法征收、应收尽收。统筹处理好财政收入量和质之间的关系,持续在提高财政收入质量上下功夫,提高税收收入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的占比,夯实财政高质量发展基础。

2.加快资金拨付,强化支出预算管理。坚持先有预算后有支出的原则,全面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继续压缩一般性、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减无效低效开支。强化重点支出保障,加强基本民生、生态环境保护以及事关全县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支出预算执行。压实部门预算执行主体责任,指导和督促预算部门切实加快支出进度。对于支出进度较慢的部门和项目,确实难以形成支出的,财政部门视情况按比例统一收回,统筹用于重点领域和民生支出。

3.强化库款运行监测。统筹安排各项财政收支,保持合理的库款规模用于保障“三保”支出,保障工资在每月10日前足额发放。严格根据预算和项目实施进度,按照国库集中支付规定拨付资金,严禁无预算、超预算拨款。加强国库库款与财政专户间资金往来管理,应上缴国库的非税收入严格按规定时间缴入国库,严禁违规将国库库款转入财政专户“以拨代支”。严格按照“三保”预算调拨库款,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地位,实现库款拨付现金流与预算下达的衔接匹配。结合库款保障水平与直达资金管理,跟踪监测“三保”预算安排和执行情况,切实增强县级“三保”支出库款保障能力。加快支出预算执行进度,加大结转结余资金消化力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4.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财政收支平衡。加大向上对接沟通,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和专项债券支持,拓展收入来源。严格结余结转资金管理,加快以前年度结转资金执行进度。对结转资金进行全面清理,年底坚持县级预算资金指标清零措施,对上级专项资金超过2年的积极盘活,用好财政存量资金,加大行政事业性资产监管和盘活处置力度,加强财政往来款清理。

5.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防范财政运行风险。

一是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保障国家和省级制定的基本民生、工资发放和机构运转政策落实到位。严禁将上级财政安排用于保基本民生、保基层运转的各类转移支付资金挪用于其他建设项目。科学统筹库款安排,优先保障“三保”支出需求,确保“三保”支出按时、足额落实兜牢兜实“三保”底线,积极防范“三保”支付风险。

二是加强对全县政府性债务的管控和存量债务的化解,积极主动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坚持“举债有度、限额管理、严防风险”三大原则,按照“三有三不三要”工作思路(债务规模有底数、应急处置有预案、风险化解有规划;不违规举债、不违约失信、不乱铺摊子;要增收节支强管理、要招大引强夯实力、要投资驱动育财源),持续强化政府债务常态管理,积极稳妥化解存量政府债务,努力将综合债务率控制在安全范围以内,确保全县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对继续违法违规举债担保的,依法严肃问责。加强隐性债务管理,严格落实问责机制,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制定好逐年化解计划,落实债务全口径预算管理,落实好主体责任,制定好负面清单,切实降低债务风险水平。

三是严格规范地方财政往来款项管理,加大往来款清理力度,确保年末暂付性款项不新增;严肃项目立项审批,更加重视财政可承受能力评估论证,坚决阻止没有确定资金来源渠道的项目立项,避免产生变相政府性债务,降低地方财政运行风险,确保收支平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四是加强财政监督管理。对减税降费、政府债务、脱贫攻坚,推动高质量发展等重大财税政策落实情况开展跟踪监督,建立健全财经纪律负面清单和执纪问责机制,强化约谈、通报、督办、移送工作力度,对财经纪律执行情况开展监督检查,积极防范财政监督不到位风险。

    政策解读:关于《宜良县2022年财政运行风险防范工作方案》的政策解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