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北古城镇辖区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的实施方案》的政策解读
为适应宜良县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合理调整北古城镇小学布局,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师队伍配置,促进北古城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7月12日,北古城镇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辖区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的实施方案》,现将该方案政策解读如下。
一、背景依据
为适应宜良县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合理调整北古城镇小学布局,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师队伍配置,促进北古城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根据宜良县教育改革的总体部署,北古城镇拟于2022年8月20日前,完成办学规模在100人以下的学校的撤并工作。为确保撤并工作顺利推进,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二、目标任务
有利于中心学校的管理,有利于优化教师资源配备,有利于发挥优质教学资源的作用,落实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提升创新能力,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三、主要内容
(一)摸底调查阶段(2022年7月13日—7月20日)
由北古城镇党委政府委派分管教育工作的领导组织中心学校相关人员,深入先觉社区、陈家渡社区、安南村委会、南冲村委会、安家桥社区和先觉小学、陈家渡小学、架格小学,全面了解村社干部和广大师生对学校撤并情况的思想动态,组织相关人员分组入户进行全面家访摸底工作,把撤并学校意图讲给学生家长听,做到情况清、底子明,为北古城镇人民政府办学决策提供准确依据。
(二)宣传发动阶段(2022年7月21日—7月30日)
北古城镇中心学校、被撤并的小学要加强与北古城镇党委政府及学校所属社区、村委会的沟通和联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主动深入农户,认真组织开展宣传动员工作,要通过多种渠道,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发动工作,向广大群众和村组干部讲明当前农村小学生源不足的现状和生源逐年减少的趋势,以及实施素质教育及教育手段现代化对学校提出的更高要求,使群众明白“小而散、小而全”的办学形式已不能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既浪费人力、物力,又难以保证教育教学质量,以此争取广大干部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努力将问题解决在基层,将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
(三)组织实施阶段(2022年8月1日—2022年8月20日)
1.撤并学校学生安排
撤并的学校,学生按照指定学校就读,由双方学校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生就读和校产清理移交等工作。为确保学生不流失,实行整体移交的办法,撤并学校于2022年8月20日将撤并学生全部移交给接收学校。具体安排如下:
(1)先觉小学的学生可以由学生及家长自愿选择就读学校,选择北古城镇内的小学,由北古城镇中心学校统筹安排;选择到北古城镇以外的相关学校就读,根据家长意愿,由北古城镇中心学校报请宜良县教育体育局统筹安排,撤并工作由先觉小学和相关学校于2022年8月20日前完成。
(2)陈家渡小学的学生全部并入安家桥小学就读,相关工作由两所学校于2022年8月20日前完成。
(3)为方便学生家长的接送,架格小学及附属幼儿园一同撤并,小学学生并入南冲小学就读、幼儿园学生并入南冲幼儿园就读,相关工作由撤并学校于2022年8月20日前完成。
2.撤并学校教师安排
撤并后,其原有教师由中心学校采取定向统筹安排,兼顾镇内校际间学科均衡的原则,根据工作需要,将涉及教师调配到镇内相关学校,呈报北古城镇人民政府和县教体局备案。
3.撤并学校资产安排
(1)教学设备及课桌椅由撤销学校登记造册后移交到并入学校;
(2)先觉小学的校舍留作先觉幼儿园继续办学,办学具体业务由先觉社区和北古城镇中心学校共同管理,扩大办园规模,提升学前教育质量。
(3)陈家渡小学和架格小学的校舍交由属地村(社区)管理使用,但不得转让和出售,根据教育发展的需要,学校需要恢复教学时,属地村(社区)必须无条件退还。
(4)安家桥小学老校舍交由安家桥社区管理使用,不得转让和出售。
四、涉及范围
目前,宜良县北古城镇全镇现有小学13所,其中在校学生在100人以下的有三所,具体情况为:先觉小学现有三个年级共16名学生,陈家渡小学现有五个年级共50名学生,架格小学现有六个年级共63名学生。当前,北古城镇辖区内小学布局点多面广,不利于中心学校的管理,教师配备无法满足各方面的人才,学生全面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不利于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的推进。
五、执行标准
1.坚持在校学生在100以下的学校优先撤并的原则;
2.坚持撤并后确保学生就近入学的原则;
3.坚持集中统筹教育资源、平稳推进的原则。
六、注意事项
(一)成立工作机构,加强组织领导。
为切实做好此次学校撤并工作,确保北古城镇各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正常运转,特成立北古城镇学校撤并工作领导小组。
(二)强化宣传动员,达成思想共识。
各村社、中心学校和相关学校要高度重视此次学校撤并工作,积极采用形式多样,师生、群众乐于接受的宣传方式,如黑板报、宣传栏、致学生家长一封信等,讲深讲清讲透规模小的学校办学的弊端和集中办学的优势,进一步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形成合力,积极、稳步推进此次学校撤并工作,促进全镇教育事业健康、协调发展。
(三)强化规范管理,提升办学质量。
要想使学生家长彻底的放心,学校就必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现代管理的制度和措施,营造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教学积极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建设平安、和谐、优质学校,用优异的教育教学成绩来赢取广大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提升北古城镇的办学效益。
(四)坚持撤并原则,确保顺利交接。
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上的困难和问题。告诉家长,学生到并入学校就读中午有午餐,有教师监管,饭后有辅导等一系列活动,使家长感到学生在这里学习安心、放心。
七、关键词诠释
本年度计划撤并小学三所,具体为:把先觉小学撤并到前所小学或古城小学,把陈家渡小学撤并到安家桥小学,把架格小学撤并到南冲小学。
八、惠民利民举措
(一)撤并的必要性
1.教师资源浪费。办学规模在100人以下的小学形成了一个老师只教几个学生的现状,造成了教师资源的浪费。
2.无法适应课改要求。由于学生少,年段没有平行班,多数教师跨年段甚至跨学科兼课,不少学科全校只有一名教师甚至无专业教师,受专业的限制,有的学科教师是边学边教,校本培训、校本教研几乎无法开展,无法适应课改要求。
(二)撤并的可行性
1.我镇辖区内所有学生均享受国家的营养改善计划,每天有4元的补助,除先觉小学外,所有学生均在学校吃午餐,撤并后不会对学生家长造成过重的经济负担。实行集中办学,有助于学校管理,方便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探讨,增强竞争力,有利于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撤并后可以让学生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感受到由原来几个人一班的小班级变成二十甚至三十几人的大班级所带来的学习乐趣和比拼勇气,有利于学生在大环境下健康成长。
3.先觉小学撤并到前所小学或古城小学,学生均可以在学校吃中餐,每天家长只需接送一次,家长接送单程大约15分钟左右,不会给学生家长造成过重负担。古城小学已经具备学生寄宿条件、学生住宿安全,若选择到古城小学就读,家长每周只需接送一次。依据有关文件精神,先觉社区的学生也可以选择到北古城镇辖区内的其他小学就读,根据家长意愿,由北古城镇中心学校安排;也可以选择到北古城镇以外的相关学校就读,根据家长意愿,由北古城镇中心学校报请宜良县教育体育局统筹安排。
4.安家桥小学是2017年北古城镇规划的全面改善薄弱学校项目工程建设学校,学校土地性质属安家桥社区集体用地,项目总投资为610.13万元,争取上级配套资金406.8万元,设计办学规模为6个教学班,可容纳270名学生,服务半径为周边3公里范围内村社的学生,学校建有标准的学生食堂,可解决学生中午在校就餐。陈家渡小学撤并到安家桥小学,路程在一公里左右,家长只是每天多了单程大约5分钟左右的接送时间,其他跟在原学校一样,不会给家长造成经济负担。
5.南冲小学是2011年北古城镇规划的校安工程项目学校,学校土地性质属南冲村委会集体征用土地,项目总投资为615.06万元,争取上级配套资金511万元,设计办学规模为10个教学班,可容纳350名学生,服务半径为周边10公里范围内村社的学生,学校已经具备学生寄宿条件、学生住宿安全。架格小学撤并到南冲小学后,学生实行全寄宿,家长每周只需接送一次,接送单程大约15-30分钟左右,撤并后不会对学生家长造成过重的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