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良县人民政府 www.kmyl.gov.cn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依申请公开
索引号: 750659971-202207-587987 主题分类: 三公经费
发布机构:  宜良县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 2022-07-12 17:12
名 称: 宜良县文化和旅游局2021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文号: 关键字:

宜良县文化和旅游局2021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发布时间:2022-07-12 17:12 浏览次数:89
字号:[ ]

一、部门概况

(一)部门基本情况

1.主要职能。

① 贯彻落实党的文化工作方针政策,研究和拟订全县文化、旅游工作政策措施并监督执行。

② 统筹规划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拟订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推进文化和旅游体制机制改革。

③ 组织全县文化、旅游资源普查,协调指导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挖掘利用和保护工作。

④ 负责全县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旅游公共服务建设,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统筹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⑤ 管理全县性重大文化艺术活动,指导全县重点文化设施建设,组织全县旅游整体形象推广,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对外合作和市场推广,制定旅游市场开发战略并组织实施,指导、推进全域旅游。

⑥ 指导、管理文艺事业,指导艺术创作生产,扶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导向性代表性示范性的文艺作品,推动各门类艺术、各艺术品种发展。

⑦ 负责全县文化艺术和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中青年文化艺术人才和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人才培养,开展文化艺术及旅游人才技能培训。

⑧ 负责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普及、弘扬和振兴。

⑨ 拟订全县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管理、指导文物、博物工作。

⑩ 指导、推进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发展,推进文化和旅游行业信息化、标准化建设。负责全县智慧旅游建设。

11 指导文化和旅游市场发展,对文化和旅游市场经营进行行业监管,依法规范文化和旅游市场,推进文化和旅游行业信用体系建设。负责文化、文物、旅游统计工作;指导文化、旅游行业精神文明建设;承担宜良县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暨指挥部办公室日常工作。

12 指导全县文化和旅游市场综合执法,组织查处文化、旅游、文物、新闻出版、电影、广播电视等市场的违法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13 完成县委、县政府和上级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

2.机构情况宜良县旅游和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局包括局机关宜良县文化馆宜良县图书馆宜良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及宜良县农村电影放映管理站5个单位。

3.人员情况:2021年度年终实有在职人数41人,其中局机关20人、文物所5人、电影放映管理站1人、图书馆6人、文化馆9人。年终实有人数比上年增加1人。其中:退休3人,调入3人,死亡1人。

4、重点工作计划

1)党建引领中心工作,打造文旅五星总支

坚持以“文化耕心 以文促旅 以旅彰文”为抓手,将党建与文旅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着力谱写“扬帆文旅事业 共兴美丽宜良”的精彩篇章,打造了“文心向党 旅业促荣”的党建品牌,通过“党建引领 文化惠民”“党建引领 旅游富民”“党建引领 执法为民”推进党建工作向纵深推进,打造了党建文化长廊和陈列室,提升了党员活动室,严格执行党员积分制管理,将党员管理做到定量和定性双结合。

2)聚焦疫情防控工作,配合做好安置留观

一是及时取消全县公共文化活动及暂停公共文化场所、文化娱乐场所、旅游业营业并组成工作组对全县旅游、文化行业开展疫情防控宣传及日常巡查,确保各部门按要求暂停营业及做好疫情防控工作。8月以来,宜良县共安置留观人员535人,其中,戍边民兵400人,中高风险地区返宜人员、密接和次密接人员、入境人员135人,已全部解除留观。二是文化娱乐场所形成长效机制。督促企业完善卫生管理制度,证照齐全,上墙公示;加强环境清洁卫生,每日清扫、消毒、登记;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空气清新、无霉味、烟味和其他异味。做到对公共区域、电梯、包间、话筒等地方每日进行2—3次清洁消毒、登记;做好空调与通风设施定期清洁消毒。场所公共洗手间达到“四净三无两通一明”及“三无三有”的标准,并张贴“7步洗手法”“常消毒”等标语。工作人员及进入场所人员进行测体温、扫健康码、佩戴口罩。三是景区景点市场秩序规范。组织九乡风景区、岩泉风景区等景区景点传达爱国卫生运动“七个专项行动”的具体要求,层层落实工作职责,做到工作分工明确、责任到岗到人;同时,发放宣传手册、贴画和海报,扩大知晓面和参与度,提高健康卫生意识,积极引导A级景区、网红景点及周边商户、居民等,养成文明习惯,规范经营秩序,共同努力保持景区干净、卫生、整洁、舒适。

3)发挥文旅职能职责,优质服务四创工作

一是责任包保片区做到干净整洁。严格执行县专项办的要求,安排全局41名在职在编干部参加值守,4名班子成员亲自带队,负责土桥和谐家园片区、东城大道片区、锦湖湿地公园片区的卫生保洁和值守,协同完成小区内及各楼栋楼道杂物清理工作。同时对原电影公司小区、文体局小区、网络公司3个老旧小区进行环境提升整治。成立景区景点、文化娱乐场所、背街小巷专项整治组,对突出问题集中攻坚。共投入经费8万余元,完成3个小区的墙面粉刷、车位划线、小广告清理、停车棚制作、充电桩安装、大门油漆、楼栋单元门牌制作安装、公共晾衣架安装等,制作创文、“7个专项行动”、健康宣传栏和15分钟生活圈专栏,对小区的杂物、垃圾进行了清理,清理“蜘蛛网”和飞线充电,清理在小区公共区域种菜、养鸡等行为。对无物管的小区,召集住户选定管理人员加强管理。经过整治和保洁,包保片区环境卫生显著改善,居民和从业人员对“7个专项行动”的认识普遍提高,文明素质和卫生意识进一步增强,常态化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二是文化娱乐场所形成长效机制。督促企业完善卫生管理制度,证照齐全,上墙公示;做到对公共区域、电梯、包间、话筒等地方每日进行2—3次清洁消毒、登记;场所公共洗手间达到“四净三无两通一明”及“三无三有”的标准,并张贴“7步洗手法”“常消毒”等标语。工作人员及进入场所人员进行测体温、扫健康码、佩戴口罩。三是景区景点市场秩序规范。组织九乡风景区、岩泉风景区等景区景点传达爱国卫生运动“七个专项行动”的具体要求,层层落实工作职责,做到工作分工明确、责任到岗到人;同时,发放宣传手册、贴画和海报,扩大知晓面和参与度,提高健康卫生意识,积极引导A级景区、网红景点及周边商户、居民等,养成文明习惯,规范经营秩序,共同努力保持景区干净、卫生、整洁、舒适。四是牵头负责图书馆、文化馆实地点位打造。对标对表完善传染病防控和应急救护知识宣传栏、规范无障碍停车位、消防设备、志愿者戴袖套或绶带、整治管所周边车辆乱停乱放周边有非机动车乱停乱放等,保证创文实地点位达标。

4)积极争取各级支持,全力完成经济指标

根据市对县军令状任务和大赶考目标,积极对接各级部门谋划项目,截止目前,固定资产投资任务2亿元,已完成1910万元,完成率9.6%;招商引资任务2亿元,已完成2.074亿元,完成率103.7%;争取上级资金任务为中央资金1000万元、省级资金500万元,合计1500万元。已争取中央资金551.06万元、省级资金1984.6万元、市级资金536.0116万元,合计3071.6716万元,完成率205%。GDP指标任务为宜良县永昌帝豪娱乐城营业收入达到862万元。已完成营业收入为640万元,工资支出127.1万元,完成率75.2%;宜良县已累计完成接待游客人数415.52万人次,按15%的增幅目标,已完成全年104.8%;累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50亿元。按23%的增幅目标,已完成全年340.72%。

5)旅游产品推陈出新,经济效益带动显著

一是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新建4座2A和3A等级旅游厕所,拟投资400万元,分别位于九乡明月村、九乡叠虹桥景区入口片区集散中心、九乡旅游小镇生态停车场、三角梅交易展示中心。二是开启“后备箱”计划工作,征集到13种不同品类的宜良好物,搭建全县农特产品产销平台,开展七彩梦乡logo设计,产品包装及销售中心装修设计。完成了三角梅系列文创产品,即3个系列丝巾,配饰(即胸针、项链、吊坠),3款棒棒糖,笔记本、化妆品、抱枕、帆布包等文创产品设计。并联合县融媒体中心以“我为宜良好物代言”为主题,制作了3期农特产企业家为产品代言的宣传视频。三是成功将九乡彝族回族乡甸尾村委会天生桥村申报为云南省旅游名村。研究推出红色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即宜良县人民烈士纪念碑—李士娘地下交通联络站纪念馆-宜陆路游击大队纪念馆-马街党史馆,利用我局的视频号、抖音号分4个红色旅游点进行推出,并获得了8万的网络播放量及关注度。四是利用宜良文化旅游视频号新媒体平台,以符合政治大局站位,切入点小、距离感近、突出趣味、彰显人文,高级的调性,有共情能力的内容提炼,创作了72个小视频,获得160万的播放量,10万余的点赞,内容主要涵盖了“畅游宜良”、“乡村旅游”、“庆祝建党100周年”、“八个乡镇最美风景”等系列。2021年1-10月,宜良县累计接待游客415.52万人次,累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50亿元。宜良县A级景区累计接待人数115.34万人次,累计实现收入4.94亿元;宜良县乡村旅游区共接待游客53.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6亿元;城市综合体共接待游客123.5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93亿元;宜良县文化娱乐资源累计接待游客18.36万人次,累计实现旅游收入5841.45万元;宜良县其他旅游吸引物累计接待游客104.54万人次,累计实现旅游收入3.78亿元。

6)文艺活动丰富多彩,文化惠民稳步推进

一是举办文化活动、展览、培训、演出、比赛等活动18个次,演出节目20场。文化馆举办线下免费培训班3个,线上文化知识讲座7个,科普文化知识及地方文化资源5期,展览展示活动12个。图书馆阅览读者累计33916余人次,送流动图书12次,新建图书流动点2个,交换图书600册次,发布线上展览24期,线下展览6期。二是筹备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包括:“68道拐”徒步活动、“百年铸辉煌 颂歌献给党”宜良县群众合唱比赛、“诵读红色经典 赓续精神伟力”宜良县红色经典诵读比赛、“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文化系列活动及《宜良县“花开盛世—中国三角梅之乡”系列活动。文旅联队合唱比赛最终荣获全县一等奖,全市三等奖。从昆明市本土文艺作品中精选了原创红色滇韵实验剧《吴澄》、反腐倡廉主题教育剧《钱南园》及聂耳交响乐团演奏的红色经典剧目等优秀作品,组织开展为期5天的“我为群众办实事——文化惠民演出周”活动,演出共计16场。活动开展以来,收到好评不断,参与干部群众达3722人,激励和鼓舞全县人民通过系列活动,助推宜良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发展。

7)公共服务日益完善,功能融合效能增强

一是截止10月,开展了宜良文庙基址勘察工作,完成宜良文庙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及可行性研究报告(初稿)编制工作,已报省级文物行政部门审批。启动了文庙现有文物建筑修缮工作,拟投资2400万元对文庙建筑群大同门、畔池、文明坊、大成殿、月台、崇圣祠、尊经阁共计1500平方米,法明寺大雄宝殿及塔共计600平方米,段氏宅院共计700平方米进行整体修缮。完成了宜良文庙建筑群、法明寺、段氏宅院修缮方案编制,并上报上级文物部门进行评审。二是完善文化馆、图书馆、钱穆著书纪念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行政村(社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乡愁书院等设施网络建设、人员队伍、免费或优惠向社会开放、开放时间、延时或错时开放及服务效能。三是成功申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类项目《宜良九乡麦田柴烧陶》以及认定赵志祥为制作技艺传承人。完成文化资源普查工作,指导耿家营乡做好迎接省市对文旅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试点总结验收工作。结合数字文化发展要求,利用互联网平台,加强开展全民艺术普及。创新文化消费模式,向城乡居民发放1000张“宜良县文化惠民消费券”。

8)部门联合持续整治,文旅市场安全有序

一是召开协调调度会三次,联合公安、市场监管、应急、运政、卫健等部门开展联合检查六次,专项检查15次,出动执法车辆20车次,执法人员298人次,共检查A级景区18家次、乡村旅游点6家次、旅游大巴13辆次、旅行社及营业网点家64家次;针对问题企业约谈负责人2家次,下发整改通知6份,排查各类隐患20余处,为维护宜良文旅市场的安全、有序运行打下良好基础。二是宜良县完成了两个A级景区(九乡风景区、岩泉风景区)退换货咨询点建设工作,并在原有基础上挂牌成立“昆明市30天无理由退换货监理中心宜良分中心”,本制作新版宣传海报2000份(A4),100份(60*80),摆台10个,由县旅游市场指挥部牵头联合县市场监管局、县运管分局、县交运局、县文旅局出动执法人员200余人次,在我县范围内的旅游景区、汽车客运站、高速公路出入口、涉旅酒店等企业开展旅游购物“30天无理由退货”宣传工作,张贴海报1500余张。三是截止10月31日,收到并受理有效投诉案件42件,其中“一机游”投诉案件28起,市长热线交办件7件,电话举报和电话投诉5起,处置涉旅网络舆情信息2条,协商退款450元,调处涉疫旅游合同纠纷一起,涉案经额15960元,以上投诉案件均在规定时限内妥善处理,处决率达100%,游客满意率100%。四是强化网吧、娱乐场所安全巡查、督促网吧、歌舞娱乐、游艺娱乐等公众聚集文化经营场所,落实安全生产制度,健全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体系,开展文化市场“扫黄打非”的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文化市场春节、两会的安保维稳工作、COP15文化市场的安保维稳工作。

9)“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简政放权力度加大

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整合各类政务服务事项和业务办理信息,通过网上大厅,办事窗口,移动客户端,自助终端等多种形式、多渠道为前来办事的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办理深度情况实现全程网办事项(四级深度)27项,占所有事项比例的93.1%,最多跑一次事项(三级深度)2项,占比6.9%;其中:行政许可类事项14项,行政许可类事项全程网办12项、三级办理深度2项,行政许可类事项全程网办率85.7%,三级深度(最多跑一次)占14.3%,行政确认3项、行政奖励1项、其他行政职权5项、公共服务6项,四类事项共15项全程网办率100%,全部事项网上可办率100%。压缩时限进一步我局29项政务服务事项在法定办结时限的基础上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限,综合压缩率47.07%,个别事项压缩率90%以上,其中行政许可类事项压缩率56.43%。

(二)部门整体支出规模、使用方向和主要内容、涉及范围等。

宜良县文化和旅游局整体支出包含我局在职职工41人退休职工80人的人员经费、公共支出、文化旅游文物项目支出。

二、部门整体支出管理及使用情况

(一)基本支出

2021宜良县文化和旅游局基本支出为903.54万元,其中人员经费支出861.59万元,主要用于在职人员工资、保险支出;公用支出41.95万元(包含“三公”经费7.1万元)主要用于单位公共事务方面的费用开支,包括公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业务费和其他费用。

(二)项目支出

1.2021年度宜良县文化和旅游局项目资金总投入为2603.27万元,其中:财政资金投入2603.27万元。

2.2021年度宜良县文化和旅游局项目支出2603.27万元,其中文化和旅游专项资金2284.94万元,文物专项资金318.33万元。

3.2021年度宜良县文化和旅游局项目资金全部按照相关文件的要求,及时拨付到受益人及受益单位,资金使用及管理严格按照财经纪律、财务制度及文化旅游文物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拨付使用

三、县级其他财政性资金组织实施情况

宜良县文化和旅游局2021年无县级其他财政性资金。

四、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情况

1、经济性分析:宜良县文化和旅游局2021年度收入合计3506.81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3506.81万元,占总收入的100%2021年度支出合计3506.81万元。其中:基本支出903.54元,占总支出的25.77%;项目支出2734.47元,占总支出的74.23%。无结余资金。实际完成率100%。

2、效率性分析:确保单位稳定,确保文化旅游文物建设正常运转维护工作的正常运行, 2021文旅局认真履职,在制度建设、资金及资产管理、专项工作等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按时完成全年绩效目标任务。

3、有效性分析:保障了局机关及下属4家事业单位在职职工41人退休职工80人的工资及福利经费、日常开展业务所需的经费。通过资金拨付,确保了文化旅游文物建设事业的正常运转2021年累计完成接待游客人数415.52万人次,累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50亿元。发放1000张“宜良县文化惠民消费券”,惠及城乡居民3万余人。举办文化活动、展览、培训、演出、比赛等活动18个次,演出节目20场。文化馆举办线下免费培训班3个,线上文化知识讲座7个,科普文化知识及地方文化资源5期,展览展示活动12个。图书馆阅览读者累计33916余人次,

4、可持续性分析:通过项目的开展,受益群众满意率达到了90%以上,极大的激励和鼓舞了宜良文化旅游文物事业,助推了宜良文化旅游事业向高质量跨越发展。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文化“补短板、强监管”改革目标的深入,文化旅游文物建设管理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对文化旅游文物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监管工作越来越精细化,但由于人员编制等问题,文化旅游文物人才队伍新老交替的速度远远不能适应新时期文化工作的需要。

六、改进措施和有关建议

建议给予适当增加文化旅游文物岗位人员编制,重视项目人才引进、培养、管理等工作,抓好项目工作队伍建设,不断充实和壮大文旅干部队伍。

七、报告附表(为详细说明情况,单位根据实际,可在此表格基础上补充基础数据信息表)

宜良县部门(单位)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自评报告

2021年度)

部门(单位)名称      宜良县文化和旅游局      

预算编码                   129001                                                

评价方式:部门(单位)绩效自评

评价机构:部门(单位)评价组  

报告日期:2022611

宜良县财政局(制)

一、部门(单位)基本概况




联系人

联络电话

67596752




人员编制

45

实有人数

41




职能职责概述

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旅游、文化、广播电影电视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研究制定相应的贯彻实施意见、办法和政策并监督执行,开展相应的理论研究。制定全县旅游、文化艺术、广播电影电视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组织全县旅游、文化资源的普查,并指导协调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工;组织实施全县性重大旅游、文化、广播电影电视、指导直属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承办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年度主要

工作内容

2021年,宜良县共安置留观人员535人,其中,戍边民兵400人,中高风险地区返宜人员、密接和次密接人员、入境人员135人,已全部解除留观。新建4座2A和3A等级旅游厕所开启“后备箱”计划工作,征集到13种不同品类的宜良好物,搭建全县农特产品产销平台,开展七彩梦乡logo设计,产品包装及销售中心装修设计。完成了三角梅系列文创产品。制作了3期农特产企业家为产品代言的宣传视频。成功将九乡彝族回族乡甸尾村委会天生桥村申报为云南省旅游名村。推出红色乡村旅游精品线路。2021年1-10月,宜良县累计接待游客415.52万人次,累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50亿元。宜良县A级景区累计接待人数115.34万人次,累计实现收入4.94亿元;宜良县乡村旅游区共接待游客53.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6亿元;城市综合体共接待游客123.5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93亿元;宜良县文化娱乐资源累计接待游客18.36万人次,累计实现旅游收入5841.45万元;宜良县其他旅游吸引物累计接待游客104.54万人次,累计实现旅游收入3.78亿元。举办文化活动、展览、培训、演出、比赛等活动18个次,演出节目20场。文化馆举办线下免费培训班3个,线上文化知识讲座7个,科普文化知识及地方文化资源5期,展览展示活动12个。图书馆阅览读者累计33916余人次,送流动图书12次,新建图书流动点2个,交换图书600册次,发布线上展览24期,线下展览6期。筹备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组织开展为期5天的“我为群众办实事——文化惠民演出周”活动,演出共计16场。开展了宜良文庙基址勘察工作,完成宜良文庙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及可行性研究报告(初稿)编制工作,已报省级文物行政部门审批。启动了文庙现有文物建筑修缮工作。完成了宜良文庙建筑群、法明寺、段氏宅院修缮方案编制,并上报上级文物部门进行评审。功申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类项目《宜良九乡麦田柴烧陶》以及认定赵志祥为制作技艺传承人。创新文化消费模式,向城乡居民发放1000张“宜良县文化惠民消费券”。




年度部门(单位)总运行情况及取得的成绩

1、安置留观人员535人已全部解除留观。

2、新建4座2A和3A等级旅游厕所

3、开启“后备箱”计划工作

4、成功将九乡彝族回族乡甸尾村委会天生桥村申报为云南省旅游名村。

5、推出红色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6、2021年累计接待游客415.52万人次,累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50亿元。

7、举办文化活动、展览培训、演出比赛等活动18个次,演出节目20场。

8、开展了宜良文庙基址勘察工作启动了文庙现有文物建筑修缮工作完成了宜良文庙建筑群、法明寺、段氏宅院修缮方案编制。

9、向城乡居民发放1000张“宜良县文化惠民消费券”。




二、部门(单位)收支情况



年度收入情况(万元)



机构名称

收入合计

其中:



上年结转

公共财政拨款

政府基金拨款

纳入专户管理的非税收入拨款

其他收入


局机关及二级机构汇总

3506.81


3506.81





1.局机关

3506.81


3506.81





2.二级机构1








3.二级机构2








部门(单位)年度支出和结余情况(万元)
























机构名称

支出合计

其中:

结余

基本支出

其中:

项目支出

人员支出

公用支出

局机关及二级机构汇总

3506.81

903.54

861.59

41.95

2603.27


1.局机关

3506.81

903.54

861.59

41.95

2603.27


2.二级机构1







3.二级机构2







机构名称

三公经费

合计

其中:
















公务接待费

公务用车运维费

公务用车购置费

因公出国费

会议费

局机关及二级机构汇总

7.1

3.8

3.3




1、局机关

7.1

3.8

3.3




2.二级机构1







3.二级机构2







机构名称

固定资产

合计

其中:

其他






在用固定资产

出租固定资产




局机关及二级机构汇总

202.77

202.77






1、局机关

202.77

202.77






2.二级机构1








3.二级机构2








三、部门(单位)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情况




整体支出绩效定性目标及实施计划完成情况

预期目标

实际完成




一是配合做好安置留观

二是推动旅游产业融合。

三是坚持“旅游+文化”,大力发展文化旅游。

四是鼓励“旅游+农业”,创新发展新思路。

五是持续推进“厕所革命”。

六是完善公共服务功能。

一、2021年,宜良县共安置留观人员535人,已全部解除留观。

二、2021年1-10月,宜良县累计接待游客415.52万人次,累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50亿元。

三、九乡彝族回族乡甸尾村委会天生桥村申报为云南省旅游名村。推出红色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举办文化活动、展览、培训、演出、比赛等活动18个次,演出节目20场。

四、开启“后备箱”计划工作,开展七彩梦乡logo设计,产品包装及销售中心装修设计。完成了三角梅系列文创产品。

五、新建4座2A和3A等级旅游厕所

六、开展了宜良文庙基址勘察工作,完成宜良文庙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及可行性研究报告(初稿)编制工作,已报省级文物行政部门审批。启动了文庙现有文物建筑修缮工作。完成了宜良文庙建筑群、法明寺、段氏宅院修缮方案编制,并上报上级文物部门进行评审。申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类项目《宜良九乡麦田柴烧陶》以及认定赵志祥为制作技艺传承人。创新文化消费模式,向城乡居民发放1000张“宜良县文化惠民消费券”。




整体支出绩效定量目标及实施计划完成情况

评价内容

绩效内容

绩效

目标值

完成情况




产出目标

质量指标

完成全县文化、旅游活动

100%

100%




保障各项文化赛事顺利开展

100%

100%




数量指标

长期开展

工作有序推进

100%










时效指标

全年执行完成

100%

100%










成本指标

单价是否控制在批复概算单价内










效益目标

(预期实现的效益)

社会效益

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提高全民的身体素质。




经济效益

实现预算资金最大化利用










生态效益

绿色环保项目










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

群众满意率

≥90%

≥90%










绩效自评综合得分

97




评价等次

优秀




四、评价人员




姓 名

职务/职称

单 位

签 字




副局长

宜良县文化和旅游局





坤新

办公室主任

宜良县文化和旅游局





财务科长

宜良县文化和旅游局












评价组组长(签字):

评价情况属实,无异议。

                                           

                                                                                                         

2022611




部门(单位)意见:

      同意。

                                  部门(单位)负责人(签字):                                                      

202261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