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良县人民政府关于2021年烤烟生产收购工作的意见
各乡镇(街道)、工业园区、县直各单位、省市垂直管理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全市烟叶生产暨打击涉烟违法犯罪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确保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现将2021年全县烤烟生产收购工作安排如下: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全市烟叶生产暨打击涉烟违法犯罪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烟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要求,以“改革、创新、奋斗”引领烟叶高质量发展,深化高端特色优质核心原料基地建设,紧紧围绕“稳基础、提水平、强品牌”总体工作思路,严守规模红线,稳定核心烟区,规范基层管理,强化标准化生产,不断提高现代烟草农业生产管理水平,持续推动宜良烟叶产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打造中式卷烟高端特色优质原料基地。
二、目标任务
(一)生产收购计划
2021年,全县指导性种植烤烟7.68万亩,计划收购量19.2万担,其中:指令性收购计划18.081万担,出口备货计划1.119万担;上等烟比例69%左右;烟叶收购等级综合合格率80%以上,综合等级纯度90%以上。
(二)烤烟品种安排
2021年全县统一安排种植“红大”特色品种,各乡镇要严格按照要求做好种植规划布局。
(三)持续推进生物质新能源烘烤技术推广应用,巩固提升烟区烟叶烘烤水平,促进烟叶提质增效。
三、扶持政策
(一)生产收购补助
1.红云红河集团继续安排云产卷烟特需烟叶生产扶持发展经费,扶持经费统筹用于烟叶生产、收购。(项目和额度按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下达的指标文件执行)
2.省级财政预算烟草商业资金,用于绿色生产技术、烟叶种植保险、稳定核心烟区土地流转专项扶持、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等补助。(补助资金及项目以上级正式文件分配到我县的政策指标执行)
3.强化“2260”项目引领,推进示范带动。按照红云红河集团、省市烟草公司要求,我县继续实施“2260”高端特色优质烟叶开发项目,项目安排在竹山镇,高标准实施红大品种种植1万亩,收购高端特色烟叶1万担,补贴标准为1000元/亩,以省级考核验收实际兑付额度为准。大力推进烟叶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建设。狗街镇槽沟村委会、北古城镇南冲村委会各实施高标准核心示范区建设1000亩,补助标准为500元/亩,项目区建设考核标准参照“2260” 高端特色优质烟叶开发项目执行。九乡乡组织实施高标准核心示范区建设1500亩,九乡农友烤烟合作社负责土地流转工作,规模连片流转土地1500亩,土地流转及高标准核心示范区建设补助标准为300元/亩,同时纳入全县核心示范区建设进行考核奖补。
4.基础设施建设补贴。省市烟草项目补贴资金主要用于开展高标准烟田建设试点、全程农机适用和烟夹、生物质燃烧机补贴采购等。大力推进绿色防控、统防统治、烟叶农残检测等工作,在九乡农友烤烟合作社补助建设宜良县烟叶农残检测中心,县级财政补助资金30万元。加强县域人影防爆减灾能力建设,有效开展人工增雨、防雹减灾工作,最大限度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烟叶生产损失,补助新建耿家营乡尖山村委会大尖山防雹点。
5.产前投入补贴。在2020年补贴政策的基础上,主要用于新增“上部六片烟叶”充分成熟一次性采烤补贴,其次用于提高商品有机肥和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的补贴(补贴资金及标准以市烟草公司下达文件为准)。全县烟区持续实施烤烟中耕揭膜提沟培土工作,考核验收合格后给予县级财政资金补助,补助标准20元/亩;同时,对各乡镇种烟村组、烟农、烤烟合作社购置揭膜提沟培土机械设备给予补助,补助标准为1000元/台套。推动实施烟区土壤改良及重茬烟田杀菌消毒工作,实施面积1万亩,补助采购生石灰1000吨,主要用于规模连片核心示范区。
6.为贯彻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支持烟草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云政发〔2019〕22号)文件要求,产区县级政府每年要在财政预算中按不低于上年度烟叶税的3%安排资金,用于烟叶生产基础设施管护。
四、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合力推进烟草产业高质量发展。各乡镇、县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县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提质增收的战略部署上来,推进烟草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十四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为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献礼。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主动担当作为,积极做好组织动员和协调工作,强化烤烟生产、收购各环节的管控,以提高质量谋求更大发展。各乡镇要强化服务、履职尽责、压实责任,要强化执纪问责,合力抓好年度烟叶生产工作落实。
(二)严格管控,坚守规模红线。各乡镇、县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增强红线意识,严格执行上级下达的烟叶种植收购计划,坚决守住计划红线。一要严控种植面积,抓实土地流转及规模连片,强化环节管控,严格按计划组织统一育苗,组织肥料、地膜等农资供应。二要加强自律,管好自己和身边人,任何单位及个人严禁干扰烟草部门合同签订,发现有利用职务之便干扰计划分解、合同签订,出现空、虚、假合同的,对相关人员进行严肃处理。三要坚持责任到位、监督到位、问责到位,继续实行烟叶计划调控“一把手”负责制和“一票否决”制,把计划任务作为“军令状”,严格考核奖惩,对因工作不到位造成守不住红线、品种纯度监管失控、超种超收的严肃处理。
(三)坚持绿色发展,推进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各乡镇、县级各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严格落实绿色生态烟叶生产措施。通过实施耕地利用保护制度,深入推进土壤保育、节水灌溉、有机肥施用、绿色防控、废旧地膜回收等绿色生产措施,落实烟叶可持续发展(STP)理念,更加突出烟叶农残管控,促进烟叶生产由化肥使用为主向土壤保育转变,由化学防治为主向绿色防控转变。大力推广生物质新能源烘烤技术,按照“烟农自愿申请、自建为主和补助为辅”的原则抓好烘烤设施新建,因地制宜改造提升现有烤房,持续推动烘烤方式转变,促进烟区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四)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建设,全面提升标准化生产水平。各乡镇、烟草部门要切实发挥主体责任,优化烟区规划布局,严格落实烟叶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建设工作要求,着力打造烟叶生产管理高标准样板,以点带面,促进烟区规范化、标准化生产管理技术水平提升。要结合实际强化责任落实、措施落实,通过抓实精准化育苗移栽、配方施肥、田间管理、科学烘烤、病虫害及灾害防治,做到烟叶生产全过程精准管理,努力做到烟叶种植密度、均质化生产、成熟采烤、外观及内在化学质量的一致性,打牢烟叶质量基础。抓好队伍建设,严把专业化分级关,切实把好烟分出来;规范收购流程,把好定级、入库、调运等环节质量把关,做到收购质量全程控制;抓实约时定点定量交售工作,坚持均衡收购,将日收购进度控制在合理水平,不断提升烟叶质量,稳步提升原收原调工作水平。继续推进宜良烟草数字化管理应用平台建设,完善和巩固运行机制,基本形成烟叶生产全过程监控,全要素追溯的现代烟草管理新方式,实现“宜良烟草+互联网”数字化管理模式的转变,为科技兴烟迈出坚实的步伐,大幅提升烟叶生产水平,保障烟农、政府、企业三者利益,维护宜烟品牌形象。
(五)推动高标准烟田及烟区综合体建设,拓宽烟农增收渠道。以烤烟专业合作社为平台,以烟农增收为主要目标,打牢烤烟产业增收主渠道,稳妥推动多元产业融合发展。整合合作社生产技术、组织管理、市场营销等资源,把烟农合作社作为烟农增收的重要实施主体加以引导和培育。按照“系统规划、科学布局,分类施策、充分利用,用管结合、发挥效益”的原则,在做好烤烟生产主业和完善保护措施的基础上,探索烤烟生产设施综合利用的机制创新,鼓励开展多种经营,推动设施综合利用,实现设施资源效益最大化。主动融入全市高原特色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大局,鼓励和支持“烟区综合体”建设,通过实施土地流转,做好以烟为主的产业发展规划,在烤烟种植轮闲期间,科学引导烤烟生产区统筹规划、统一实施,科学稳妥利用基本烟田种植其他经济作物,形成以烤烟产业为基础,多元化产业为补充的“烟+N”多元化产业发展体系,有效提高土地产出率。
(六)强化核心烟区保护和核心原料基地建设。各乡镇、县级各有关部门要依托新一轮基本烟田建设保护成果,层层明确责任,固化和保护好核心烟区、优质烟区,稳定核心烟区,全面加强现代烟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高标准烟田建设,推动烤烟种植区域向核心区域转移。坚持以保障工业企业需求为导向,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等级结构,综合考虑烟叶风格特色、生态条件以及资源禀赋等因素,推进烤烟生产区域布局、产能布局、供给结构“三个优化”,促进优质烟区产能提升,增加优质资源有效供给。大力优化种植布局,以“2260”优质烟叶工程为标准,持续加大核心烟区建设力度,把我县打造成为云南中烟高端特色优质核心原料基地。
为确保2021年烟叶生产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持续推动烤烟产业高质量发展。各乡镇人民政府要认真履行组织领导责任,统筹发展,合力推进,切实在烟区规划化、计划合同管理、严格规范管理、生产水平提升、促农增收等方面取得成效;县级有关部门要结合各自工作职能,积极主动作为,支持服务和督促指导各乡镇抓好烟叶生产各项工作落实,要严格考核奖惩,对实施效果好的给予奖励,对政策执行不力,达不到目标任务的严厉问责;各乡镇及相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县级有关工作部署,主动配合烟草部门落实好工作及技术措施,服务好烟区、烟农和烟叶生产,确保各项保障措施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