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心路变舒心路,小实事撬动大幸福——南羊街道起春社区背街小巷整治项目
来源于: 宜良县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5-10-11 11:07 发布人:宜良县南羊街道办
烦心路变舒心路,小实事撬动大幸福
——南羊街道起春社区背街小巷整治项目
背街小巷作为城市的“毛细血管”,承载着城市环境秩序、市民生活质量及城市交通安全运行的关键使命。南羊街道起春社区通过持续开展背街小巷整治,让曾经的“烦心路”变成了如今的“舒心路”,不仅改善了社区面貌,更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一、难题凸显,城郊社区“行路难”
起春社区地处城郊结合部,辖区内含国际新城、东方雅典城、花城警苑、南馨园、春安等小区。其中,春安小区作为拆迁户搬迁安置地,居住着280余户来自起春、发达等社区的老城市居民和外来租房人员,内有春安路(即王家巷)、春喜路、老横街等3条道路,曾经是“行路难”的代名词。
“这条路(王家巷)以前老是有大坑,每次开车都得放慢速度,颠得很。晚上散步更得小心了,树又高,灯光又暗,怕崴脚,味道也难闻。”在过去,由于出租房数量多、人员构成复杂、住户流动性大,小区管理难度大、成本高。尽管社区多次组织人员进行清理,但乱堆、乱停、乱放等问题仍反复出现,形成了“治理—反弹—再治理”的恶性循环。
而这样的道路还不止一条。根据实地测算划分,南羊街道起春社区共有背街小巷17条。其中,一类背街小巷7条,包括起春安置地片区内道路、里仁街南段、王家巷、宜良县第一人民医院旁无名路(起春路至里仁街)、桂花大道、春天路、土桥路等。二类背街小巷5条,包括起春社区周家巷、陈家巷,东环路石碑巷口等。还有辖区无名小路5条。
二、深入调研,摸透需求“分类治”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在接到居民反映后,街道、社区迅速行动,通过入户访谈、召开现场座谈会等形式,广泛收集民意,梳理出交通安全、便捷程度、环境卫生、休闲设施、公共场所噪声控制与管理等5个方面的13条具体需求,以及周边商户对于经营环境、客流量等方面的期望,为后续规划设计提供民意基础。
同时,街道组织力量到起春社区对其辖区内的背街小巷进行拉网式排查,详细记录了背街小巷在道路情况、交通流量及现有公共设施(如路灯、垃圾桶、休闲座椅)的配套和使用情况等方面的问题,并进行定级分类,为后续“对症下药”提供精准支撑。
三、多方协同,共商共治“聚合力”
为保障居民安全,方便出行,改善生活环境,提高城市品质,社区前期自筹45万余元,对王家巷、安置地片区内道路进行修补,建设了面积1500余㎡的绿地公园,将王家巷打造为背街小巷示范点,并新建了居民议事亭,为辖区内无物业小区业主提供一个可以共同商议解决小区内公共事务的开放空间。
然而,整治工作千头万绪,单靠社区“单打独斗”难以为继。街道与社区召开联席会议,召集居民代表、党员代表、物业公司,以及城管、住建等职能部门共同研判问题,共商整治方案。各方围绕市容整治、违建拆除、道路修复、停车规划、商户规范等关键环节建言献策。在充分吸收各方意见并进行风险评估后,街道对项目方案进行了完善。同时,通过整合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户厕管护资金、社区集体经济等各类资金渠道,有效保障了资金投入。
四、成效显著,环境焕新“聚民心”
目前,起春社区背街小巷整治项目已完成提升改造15条。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硬化修补路面6500余㎡,修复人行道破损地砖850余㎡,修复盲道砖180余㎡;安装太阳能路灯20余盏,铺设沟盖板280多米,更换窨井盖34个,基础设施全面升级。在交通整治方面,规划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位800余个,缓解了“停车难”乱象。在街区风貌提升方面,修补破损脏污墙面3100余㎡,补植补种绿化900余㎡,街区环境整洁美观。
从“脏乱差”到“整洁美”,从“烦心路”变成“舒心路”,改变的不止是环境,更是民心。社区整体形象得到了显著提升,整洁有序的环境促使居民更愿意在街巷之中交流互动,邻里关系因此变得更加和谐融洽,社区凝聚力得到增强,形成了良好的社区氛围。居民在亲眼见证“小实事”带来的“大幸福”后,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逐渐高涨,从“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和“维护者”。
五、经验启示,治理逻辑“显担当”
枝叶总关情,“小事”显担当。回顾起春社区背街小巷整治工作,可以得到下几点经验启示:
1.党建引领是保障。社区党委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促进各方协同配合,凝聚治理合力。通过广大党员积极参与背街小巷治理工作,带动更多居民群众参与到环境卫生整治、交通秩序维护、宣传引导等各项活动中来,形成“党组织牵头、党员示范、居民参与”的共治共享美好氛围。
2.规划先行是基础。深入细致的摸底调研是精准施策的前提。坚持系统观念,统筹考虑硬件提升与软件管理、当前整治与长效维护,方能确保整治成果持续惠民。
3.以人为本是核心。充分尊重居民的需求和意愿,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居民反馈,让整治工作更贴合居民实际生活。同时,也需要让居民认识到自己既是整治成果的受益者,亦是维护者,要通过广泛宣传整治工作的意义、目标和进展,提高居民的参与意愿,充分发挥群众在整治工作及长效管理中的作用。
4.长效管理是保障。整治完成后,要及时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明确日常保洁、设施维护、交通管理等方面管理制度,明确管理主体和职责,确保整治成果能够长期维持。同时探索多元化的资金筹集渠道以保障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