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国务院信息:
省政府信息:
乡镇风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乡镇风采

激活民生丨北古城镇:以村庄清洁 “微岗位”激活民生“大幸福”

来源于: 宜良县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5-09-19 13:37 发布人:宜良县北古城镇

在推进村庄人居环境整治中,北古城镇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结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的重要批示精神,跳出重整治、轻长效的传统模式,将环境改善与民生保障深度融合,通过设置村庄清洁公益岗,既破解了环境维护缺人管难题,又为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留守老人搭建了家门口就业平台,实现村庄净、群众富、民心暖的多重效益。

图片1


精准设岗,让闲置劳力清洁力量

针对村内部分脱贫户、60-75岁有劳动能力老人想就业、缺门路的现实困境,北古城镇深入开展逐户摸排行动,通过上门走访、座谈交流,精准掌握200余名符合条件村民的就业意愿与身体状况,以需求为导向科学设置村庄清洁公益岗,让家门口就业从愿望变为现实,全国文明村陈家渡社区、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木龙社区的实践便是生动例证。

结合自身实际,细化设置3类村庄清洁公益岗,优先吸纳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留守老人,目前已有30余名村民成功上岗,每月人均增收300元,实现民生需求与环境整治的精准对接。三类岗位各司其职、各有侧重:街巷保洁岗聚焦日常维护,负责村内主干道、公共广场的清扫与垃圾清运,执行每日早晚两次巡查制度,确保路面无散落杂物、垃圾桶无满溢堆积;死角攻坚岗专攻环境难题,针对房前屋后杂物乱堆、沟渠淤泥堵塞等老大难问题,每周集中开展2次专项整治,累计清理废弃杂物15吨、疏通沟渠8公里;宣传督导岗侧重引导共治,工作人员走家串户讲解村规民约与卫生知识,推动村民落实门前四包责任,同时监督不文明行为、协助调解环境纠纷。三类清洁公益岗的设立,不仅让社区持续保持巷道净、庭院美、人心齐的文明风貌,更以岗位为纽带,为脱贫群众搭建起稳定增收的平台,切实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真正实现环境提质群众增收的双向共赢。

规范管理,让临时岗位稳定依靠

为避免公益岗走过场,北古城镇以制度建设为核心,建立三项机制保障村庄清洁岗位长效运行,让原本可能流于形式的临时岗位,成为脱贫群众稳定增收、乡村环境持续改善的双保障,古城、龙兴等8个村(社区)吸纳脱贫户作为村庄保洁员,在岗位带动下,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脱贫户也通过踏实劳动实现价值,形成环境提质、群众增收的良性循环。

充分发挥三项机制的示范带动作用,以机制实效激活脱贫攻坚动能:一是培训上岗机制,社区邀请镇级环卫、安全领域工作人员开展专题培训,从垃圾分类标准、清洁工具安全操作,到不同区域的清扫技巧,逐一细致讲解,确保每位保洁员都能会干活、干好活,快速适应岗位需求;二是考勤考核机制,实行村干部日常巡查+村民代表监督+保洁员互相监督的立体化考核模式,每月结合清扫质量、到岗情况、群众反馈综合打分,考核合格者全额发放工资,排名前10%的优秀保洁员还能获得额外奖励,以激励促实效;三是动态调整机制,每季度通过上门走访、座谈交流,及时掌握保洁员身体状况与工作表现,对因健康问题无法继续履职的,迅速筛选有劳动意愿的脱贫户补位,确保岗位不闲置、不断档。通过三项机制的规范管理,不仅让20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获得稳定工作,更推动村庄清洁常态化,实现就业增收环境提质的双向共赢,让脱贫成果看得见、摸得着。

双向共赢,让环境提质民心凝聚

北古城镇通过设立村庄保洁员岗位,在改善人居环境与保障民生福祉之间搭建起紧密桥梁,实现环境美群众富的双向奔赴,让乡村发展既有颜值更有温度

在人居环境提升上,保洁员们每日坚守岗位、分片尽责,手持扫帚、铁锹穿梭于村内巷道、房前屋后,累计清理生活垃圾50余吨,重点整治卫生死角30余处。曾经垃圾随手扔、杂物到处堆的乱象彻底改观,如今的村庄巷道干净整洁、公共空间清爽有序,部分村庄还依托洁净环境打造微景观”“休闲角,乡村生态底色愈发鲜亮。在群众增收保障上,200余名保洁员通过稳定劳动获得收入,年均增收3600-12000元。其中28户脱贫户借此拓宽增收渠道,不仅实现经济上的稳定脱贫,更通过劳动重拾价值感与归属感,彻底打消返贫焦虑。在乡村治理优化上,保洁员还化身多面手既是政策宣传员,向村民讲解卫生公约与环保知识;也是矛盾调解员,及时化解邻里间因环境问题引发的小纠纷;更是民生信息员,在工作中收集村民关于污水管网维修、路灯更换等需求15件,协助村委会精准解决民生难题。村民从环境整治的旁观者变为参与者,乡村凝聚力与向心力显著增强,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温暖动能。

图片2


如今的北古城镇,巷道清爽整洁、庭院错落有致,村庄清洁保洁员公益岗的实践,既破解了环境整治易反弹难题,更用家门口就业的温暖举措,为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动能。展望未来,北古城镇将持续优化岗位机制,让公益岗与乡村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既守护好洁净底色,又拓宽增收渠道,打造生态美、百姓富、乡愁浓的宜居家园,让乡村振兴的幸福图景越绘越精彩。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