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古城镇木龙社区打造“家门口的务工车间”承载群众“稳稳的幸福”
来源于: 宜良县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5-07-11 13:15 发布人:宜良县北古城镇
近年来,北古城镇木龙社区党委立足乡村振兴战略,聚焦群众就业需求,以产业发展为依托,积极打造“家门口务工车间”,让群众实现“出家门进车间、挣钱顾家两不误”,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稳岗增收新路子。
党组织带头招商,闲置资产变身致富引擎。
把土地资源“唤醒”。木龙社区园地资源丰富,但全域规划滞后,综合利用效率低,为“唤醒”低效“沉睡”园地资源,社区党委积极谋划,通过精准招商、招引能人、示范引领等多项措施,以“招小商”引进宜良坤铭生态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投资2亿余元打造蓝莓现代农业产业项目,项目共盘活土地1600余亩,带动群众创收3000余万元,构建起规模化、产业化蓝莓经济生态圈。把人力资源“变活”。社区共有常住户数1100户,户籍户数1148户,常住人口4300人,户籍人口4277人。为破解普通劳动力“走不出去、顾不了家”的难题,有效盘活闲置劳动力,社区党委以蓝莓产业为依托,着力打造“家门口的务工车间”。同时,组织党员干部深入群众宣传蓝莓产业发展前景和家门口务工车间建设意义,动员村民积极在家门口就业。
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特色产业搭建就业网络。
做活群众就业“文章”。木龙社区党委聚焦特色农业产业,以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为抓手,积极推行“党组织+合作社+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农户”合作模式,成立宜良县安朋劳务专业合作社,建立“农村劳动力”实名数据库,在册人员2339人,通过“支部牵头+党员带头”,组织党员成立“先锋攻坚队”率先进入“车间”,有效带动木龙社区及周边村(社区)4000余名群众实现“家门口的就业”,促进群众月增收2500元以上,极大带动北古城镇群众就近务工,真正实现“产业兴、就业稳、农民富”的良性循环。做大集体经济“蛋糕”。积极发挥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优势,整合土地、资金、劳动力等资源,通过土地租赁,用工协调统筹、水电管网等配套服务促进村集体年增收60000余元,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切切实实转化为发展优势。
党组织聚焦人才培育,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技能提升巩固一批。北古城镇党委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培训体制机制,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推行“岗位需要+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的项目化培训模式。今年重点依托木龙社区蓝莓基地建立,通过劳务专业合作社,开展“订单式”“定岗式”“定向式”技能培训,为蓝莓成熟季采摘务工需求打下基础。截至目前,共开展蓝莓种苗培育、日常管护、采摘包装等技能培训3期300人次(其中脱贫劳动力12人次)。返乡兴乡引导一批。聚焦木龙社区板栗、果蔬、养殖产业逐步规模化发展,对有就业意愿的返乡劳动力及时推荐工作岗位,有序引导大学毕业生、外出青年、退伍军人回村开展就业创业,优秀人才积极纳入社区“后备力量”,拓宽基层服务空间,创造更多家门口就业机会,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