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国务院信息:
省政府信息:
乡镇风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乡镇风采

【家门口的务工车间】北古城镇:“小产业”撬动“大民生”

来源于: 宜良县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5-05-23 09:54 发布人:宜良县北古城镇

近年来,北古城镇为民服务保障宜良工业园区发展,立足资源禀赋,抢抓政策优势,盘活土地资源,积极探索“家门口务工”新模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着力打造家门口“就业圈”,促进农村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助力乡村振兴走出“新路子”。

一、坚持辐射带动,走出产业转型新路子

紧紧围绕园区企业用工需求,与工业园区建立劳动力靶向输出联结机制,对点输送,择优选择,扎实开展好“工农互联互动互促”试点工作,走好工业反哺农业发展路,将园区区位优势真正转化为农民增收“金饭碗”。截至目前共开展“订单式”就业培训和就业引导20余次,参加人员达1700人,园区接收镇内输送劳动力3000余人,新增就业人数65人,切实保障镇辖区内富余劳动力在园区实现就近就业。依托园区饲料、种子产业和农科研究等资源平台,主动融入龙头企业产业链,形成“公司+合作社+农户+市场”发展模式,推进农业产业向纵深发展。新加坡丰树、韵达物流等集团发挥正向辐射作用,带动农户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学习先进管理理念,探索绿色节能技术,全面唤醒沉睡资源,带领镇辖区内1000余名群众自主创业,形成了一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户均增收7万余元。

二、坚持靶向招商,走出就近就业新路子

依托特色农业产业、区域位置等资源优势,精准招商,蓝莓现代农业产业基地成功落户木龙社区,构建起规模化、产业化的蓝莓经济生态圈;宜良县现代种业项目落户凤莱社区前所村,引入自动化生产、数字化管理技术和设施设备,建设技术上世界领先、规模上国内单体最大的花卉育种智能温室基地;千余亩蔬菜种植基地落户南冲村委会,将传统种植业与现代化农业紧密结合,通过土地资源整合、产业结构优化和创新经营模式,为群众“菜篮子”提供坚实保障,稳固粮食安全根基,推动区域经济向多元化、高质量发展转型;龙栖谷“夏枯草”种植示范园落户陈家渡社区,着力打造集“观光旅游+生态研学+采摘娱乐+养心养生”于一体的综合性健康旅游园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新兴特色农业产业的“落户”,向辖区内农户流转土地2000余亩,带动群众创收3000余万元;同时盘活农村闲置劳动力,有效带动周边4000余名村民就近就地务工,实现家门口就业。

三、坚持联农带农,走出增收致富新路子

围绕“一村一品”,把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作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突破口,创新“农民资源变资产、土地流转获租金,农民就业变工人、基地务工获薪金,农民打工变股东、入股分红获股金”的“三变三金”利益联结帮扶机制,推行“党组织+合作社+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农户”合作模式,整合土地、资金、技术等资源推动产业发展。凤莱社区积极宣传带动有闲置土地的20余户农户种植贡菜,促进无劳动力群众流转土地给贡菜种植户,贡菜产业常年用工100余人,吸纳大量本地村民务工,带动10余户脱贫户实现稳定就业增收;龙兴村委会成立龙兴村股份经济联合社、土地股份合作社、劳务股份合作社、置业股份合作社、旅游股份合作社,合作社股东2292名,推选股东代表35名,结合村情高质高效完成股权量化工作,按不同类型的资产、不同资金政策要求和覆盖不同群体进行利益分配,大力发展中华蜂、肉驴养殖,高山娃娃菜、豌豆种植等特色种养业,吸纳周边银发力量、脱贫户、残疾人、返乡农民工等800余人就近就地就业,由合作社统一为种养植农户订单派发、统收统销,截至目前辖区内农特产品销售额达1000余万元,助力农户增收致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