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国务院信息:
省政府信息:
乡镇风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乡镇风采

狗街镇:树立月嫂品牌,铺就乡村振兴致富路

来源于: 宜良县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5-03-27 14:27 发布人:宜良县狗街镇

“雇主有事要去迪拜大半年,把我一起带着去了”,“在泰国找好雇主,我就出发去那边工作了”“当月嫂比在家里务农收入高”......随着节后返工潮来临,来自狗街镇的月嫂有的迅速返回岗位,有的也顺利找到了新客户,凭借过硬的技能本领和良好的用户口碑,“狗街月嫂”在家政市场一直广受好评,逐渐成为一面“金字招牌”。


近年来,狗街镇坚持就业优先导向,紧密结合务工人员特点、务工传统以及家政市场需求,积极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培训,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育金牌月嫂品牌,实现农村劳动力高质量就业,有力促进了群众增收致富,铺就了一条乡村振兴致富路。




“狗街月嫂”何以养成——积极探索蹚出就业新路子


早在2000年左右,狗街镇章堡村就涌现出了第一批月嫂,她们率先外出到昆明、曲靖、瑞丽等地当起了月嫂。由于经验较欠缺,刚出去的月嫂收入较低,竞争力不强。


“一开始出去的没有经验,收入比较低,只能边学边干、靠自己摸索,同时部分人员自费报名参加家政公司的技能培训,不断取得相关的证书,收入也慢慢提高了”,章堡村党支部书记葛琼芬说。
凭借着热心细致、待人真诚和勤奋上进,“章堡月嫂”们逐渐积累了一定工作经验和口碑,通过客户口口相传和相互推荐,接到的单子慢慢多起来,收入也随之水涨船高,日子越过越好。
葛琼芬书记说,“村子里的妇女看见外出当月嫂的收入居然比在家种地高,而且走出去还能长见识,相互传帮带,慢慢地就有很多人走上了这条路”。通过师带徒、老带新的方式,章保村委会先后有120余人当上了月嫂。
在最早的一批月嫂中,不乏思维活跃、能力突出的,她们不仅凭借出色的表现成为行家里手,甚至自己成立了家政公司,带动更多的妇女进入月嫂服务行业。
作为村里月嫂的“领路人”,依靠自己丰富的从业经验,带动了身边超60人从事家政行业,成立了家政培训公司,先后培训月嫂从业人员500余名,用自己和身边人的经验为新手月嫂“传经送宝”,帮助更多的人更快适应月嫂岗位。
为帮助“新手月嫂”更快走上就业岗位,狗街镇每年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百日攻坚”推进会、“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以及线上专场招聘会,打通劳务输出绿色通道,每年对外输出劳动力1500余人,已累计帮助80余名“新手月嫂”快速实现就业。


微信图片_20250429142015

如今“狗街月嫂”的月收入从6000元到12000元不等,更有的凭借出色表现,走向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有的甚至走出了国门,到迪拜、泰国等地就业,闯出了一条勤劳致富的好路子,也不断扩大了“章堡月嫂”“狗街月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逐渐在家政市场树立起“狗街月嫂”品牌。


“狗街月嫂”何以壮大——技能培训打造金字招牌



“通过参加村里组织的小儿推拿专业技能培训,我取得了省里发的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培训不仅免费,还就在家门口,相当方便,对于我当月嫂帮助很大”,章堡村月嫂王石彦说。


为帮助月嫂提高综合业务能力,狗街镇持续加大劳动技能培训力度,每年通过劳动技能培训和引导性培训,培训不少于1650名农村劳动力。培训内容既涵盖育婴师、产妇护理、小儿推拿等多项服务技能,还包括公共营养师、面点熟制、中式烹调师等课程。经过培训、考核合格的,发放由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制发的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和云南省培训合格证书,在助力月嫂增强职业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微信图片_20250429142029

在技能培训中,狗街镇采用“政府+职校+村(社区)”合作模式,不断提升培训专业化程度,注重培训内容的全面性、专业性和前沿性,综合运用集中授课、实操演练、交流讨论等多种形式,提高培训效果和学员积极性。采取“订单式”培训方式,在“点单”环节,由村(社区)征集群众培训需求和意愿,并筹备场地、组织群众就近就便在家门口参加培训;收到村(社区)反馈的培训需求和参训人员后,狗街镇负责联系具有资质的职业培训学校,完成“接单”;在“派单”环节,由职业培训学校按照群众培训需求设置课程,并选派讲师到村(社区)授课;课程结束后,由村(社区)和群众进行“评单”,对培训的内容、方式和效果等进行评价。


“培训很实用,通过技能培训,实实在在地帮助了我们村好多当月嫂的人找到收入更高的工作”,章堡村党委书记冯伟说,“我们以后也会按照老百姓的意愿,组织更多的技能培训,让我们村的老百姓在门口就能学到一技之长,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机会。”
在“章堡月嫂”带动下,狗街镇高古马村委会、化所村委会、狗街社区、西村社区等多个村(社区)先后有1200余人选择成为一名月嫂,通过劳动技能培训的系统学习和相互传授,她们快速掌握了月嫂所需的婴幼儿护理、产妇护理、月子餐、辅食制作等多项专业技能,走出了农村,走向全国各地,甚至走出国门实现就业。


微信图片_20250429142037

凭借着专业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能力,“狗街月嫂”得到家政市场的大力认可,树立了“狗街月嫂”的良好口碑和金字招牌。“一个单子还没结束,下一个单子就已经找好了,我今年的订单已经排到好几个月后了”,月嫂缪卫芬说,“雇主一听我是狗街的,都很放心,对我们狗街月嫂很认可。”


如今,“狗街月嫂”年平均收入在6万元——10万元之间,通过成为月嫂,她们走上了增收致富之路,赚到钱后回乡建盖新房、进城购房和消费,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有力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狗街月嫂”成为了强农富农的“新引擎”。


“狗街月嫂”何以灿烂——无私奉献反哺家乡助振兴

除提供劳动技能培训外,狗街镇大力帮助外出务工月嫂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让月嫂们无后顾之忧,安心在外工作。“狗街月嫂”回乡后也无私奉献积极反哺家乡。在狗街镇,村集体与“月嫂”形成了“双向奔赴”的良好态势,共同出力建设和美乡村。

由于在外务工,月嫂家庭的老人、子女多半留在农村,为此,狗街镇建立月嫂家庭关爱机制,由村妇女主任、村小组干部挂钩联系月嫂家庭,定期走访她们的家庭,为月嫂子女提供上学接送、托管等关爱服务,协助解决老年人生活照料、就医就诊等实际困难。
狗街镇还建立了外出月嫂联系制度,由村党支部书记、小组长定期联络在外月嫂,将最新政策和家乡动态传达到每名月嫂,加强她们与家乡的情感纽带,同时了解她们的最新动态,帮助她们解决实际困难。
章堡村党委副书记黄旭说,“每年村子里缴纳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的时候村干部都挨个打电话告知她们,不会操作的村干部也认真指导她们完成缴费。”
农村妇女走出去做月嫂,不仅提升了技能水平,开拓了视野,思想观念和认知也得到了提升,她们回乡后发光发热,用自己的力量诠释对家乡的热爱和支持,将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
2024年国庆节期间,由章堡月嫂自发组织的文艺队在村里为父老乡亲奉献了精彩的文艺演出,丰富了村民文化生活;2025年春节期间,该文艺队还报名参加了狗街镇“感党恩,忆乡愁”系列文体活动,展示了狗街镇乡村振兴的欣欣向荣新气象。

微信图片_20250429142045

除积极组织文艺表演外,“狗街月嫂”还在重阳节踊跃捐资自办宴席,邀请村内60岁以上老年人参加,让村里老年人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氛围和关怀。

在“狗街月嫂”中,部分表现突出、关心支持家乡发展的月嫂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成为一名中共党员,并在村集体产业发展、村庄建设、乡村治理中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用实际行动为家乡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下一步,狗街镇将深入推进职业技能培训,打造“以需求定培训、以培训提技能、以就业促民生”的一站式培训就业服务链条,提升“狗街月嫂”服务专业化、规范化、品牌化程度,大力打响“狗街月嫂”金字招牌,并通过劳务输出拓宽务工渠道,点亮农村劳动力就业增收之路,让更多的人“走出去、富起来”,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