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远街道“五花齐放” 构建商业街区“红体系”打造繁花愿景“红商圈”
来源于: 宜良县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3-09-26 11:03 发布人:宜良县匡远街道办
近年来,宜良县围绕全市“党建引领商业街区建设”部署,按照“1+7+N”工作要求,在全县文化旅游、商业贸易、现代物流集聚的愿景城市广场创新推行“五花齐放”党建工作模式,用一颗“红心匠心”着力构建商业街区“红体系”,打造繁花愿景“红商圈”,全方位激发商业街区发展活力。
厚植“党建之花”,焕发商圈活力。出台《宜良县党建引领商业街区建设示范点创建工作方案》,成立由县委组织部长担任组长,匡远街道党工委书记、县委组织部和统战部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并整合街道及市场监管、城管、税务、财政、文旅等10余家县级相关职能部门力量,建立商业街区“党建联合体”,制定《愿景城市广场商业街区党建联合体管理章程和工作办法(试行)》《愿景城市广场商业街区党建联合体联席会议制度》《愿景城市广场商业街区党建联合体六联工作机制》等制度,推动各级资源、政策、服务、管理、文化等工作下沉商圈,形成“党工委统筹、党商议事、部门支持、多元合作”的良好局面,构建起“商圈党组织+商圈党建联合体+商圈非公企业+社会组织”的科学化党建工作体系。
共育“融合之花”,助力商圈发展。坚持党建活动和商圈商业活动融合、党员管理和商圈商户管理融合,紧扣党组织、“两新”组织、党员、群众四个主体,打造商圈党群服务中心,内设党员活动室、民情收集站、学雷锋志愿服务站、职工驿站、青年之家、儿童之家、少先队活动室、母婴室等功能空间,为党员教育管理和活动组织提供阵地保障,为常态化开展政策宣讲、志愿服务、青年沙龙、妇儿关爱、工会帮扶等活动搭建新平台。在疫情期间,为提振经济发展活力,推动商圈党员活动室、党群服务中心、红色物业三个阵地连接,紧扣营商环境提升,聚焦企业、商户发展困难,商圈党支部通过录制宣传视频,开展愿景第七届年货节、“周年庆55团100”、“68团100”等系列活动,帮助200户商户累计提升营业额150余万元,并向商户减免租金100余万元,为商圈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播种“诚信之花”,巩固商圈品质。为进一步推进商圈企业、个体户诚信经营,营造文明有序、诚信守法的消费环境,由县市场监管局牵头开展商圈“诚信经营户”创建活动,打造“职工活动阵地”,建立商业街区工会、团委、妇联组织,设立党员示范岗,组织开展电商技能培训、技能提升、礼仪培训、心理辅导、家庭教育等群团活动专题讲座20余场、服务职工1400余人,通过党建带群建促发展的方式,评选出一批“党员示范经营户”、“巾帼示范经营户”、“诚信经营户”等先进典型,并制作统一标牌,亮出服务承诺,在显眼位置悬挂。目前,共评选出“诚信经营户”50余户,挂牌“党员示范经营户”4个,“巾帼示范经营户”10余户,在整个商圈营造了诚信经营、党员示范引领的良好氛围。
培育“服务之花”,提升商圈温度。围绕“大团结、大融合、大发展”目标,组建商圈“新的社会阶层联谊会”,凝聚社会各阶层力量,充分发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在商圈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增强商圈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开设“新新向党 筑梦匡远”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报到小程序,并精准对接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需求,针对车辆停放困难,在商圈増设车位80余个、电动车位300余个;建立“暖新驿站”活动阵地,内设充电设备、先锋书架、工具设施等,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提供“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饮水、累可歇脚、闲可阅读”的暖心服务,疫情期间专设核酸采样点,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提供核酸检测,不断增强他们城市归属感、社会认同感和职业荣誉感。同时,为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服务质量,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在商圈安装“e办通”政务服务自助终端,为企业群众提供24小时“一站式”服务,服务事项达152项。
绽放“文明之花”,共享商圈文明。按照“党建文化和商圈商业文化融合、商圈发展与本地人文融合”发展思路,在原有商业街区功能布局的基础上,规划建立“党外知识分子充电站”、“公共文化空间”等文化阵地,内设书籍2000余册,全天候、开放式提供阅读场所,从而将商圈打造成一个充电学习、休闲放松的好去处,通过高质量的阅读体验提升市民美好生活品质。实施一批商业街区改造工程,组建商圈30余人固定志愿服务队,依托“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机制,联合商圈包保单位每周下沉开展“门前三包”集中整治、政策宣讲、普法宣传等活动80余次、3000余人次参与,树立了商业街区良好形象,塑造了商业街区新面貌。同时,商圈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整合愿景城市广场志愿服务力量,紧密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组织商业街区党员、团员、群众等开展“我为创文做贡献”志愿服务活动50余次,为全县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积极贡献商圈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