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国务院信息:
省政府信息:
部门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部门动态

首届澜湄流域林业大学校长论坛到宜良县国有花园林场实地调研

来源于: 宜良县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3-09-08 18:14 发布人:宜良县林业和草原局

202397日上午,在西南林业大学校长王卫斌带领下,参加“首届澜湄流域林业大学校长论坛”的50余名中外嘉宾到宜良县国有花园林场草甸林区麝达林麝科普教育基地进行实地调研。昆明市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王强、昆明市林业和草原科学所所长段丽华、中共宜良县委副书记袁亭聚、宜良县林业和草原局班子成员、云南麝达林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陪同调研。

6736868f0c7a39e3eb180675469f078


花园林场草甸林区麝达林麝科普教育基地,建于2019年,基地建设以花园林场林地资源为依托,以西南林业大学和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为技术支撑,以云南麝达林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建设主体,形成一套“政府引导、企业出题、高校解题”的“政产学研”高度融合的典型示范。202212月,被昆明市科学技术协会认定为科普教育基地。

麝达林麝科普教育基地占地面积1000余亩,包含了林下食用野生菌扩繁示范区、林麝生活圈舍和林麝回归自然科研试验区、林下中药材种植适生示范区、森林可持续经营示范区和森林休闲康养示范区。

b30b03e848eeeed003a2b02311c5473

调研林下食用野生菌扩繁示范区。讲解人员介绍了干巴菌、鸡枞、青头菌、牛肝菌等野生菌的形态特征、分布区域、生长环境。调研组指出,林下野生食用菌的扩繁能够提高野生食用菌的产量,达到野生菌经济效益最大化。

1cf3d9feff068a5e41bc5b5062078aa

调研林麝生活圈舍和林麝回归自然科研试验区。讲解人员详细介绍了林麝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人工繁育的关键技术以及野外回归试验的措施和目的。调研组明确,林麝基地建设以保护—人工繁育—野外回归试验—自然放归为主旨,尊重林麝自然习性,补充了野生种群的数量,推进野生种群的重建,具有显著的濒危物种保护效益,积极响应了国家及云南省濒危动物保护政策。

e66dd5d9092aaba48a99a7965cfd665

调研林下中药材种植适生示范区。林下中药种植示范区主要种植有白芨、滇黄精、板蓝根、天麻、党参、半夏、滇重楼、藏红花等10余种中药材。调研组认为,林下中药材的种植试验,既可以充分提高林地的利用率,也能够保障中药材的药性,更为将来林下中药材种植技术推广奠定了基础,应当给予肯定和鼓励。

08f4a6895f0f0f394fafe59751a5a1c

调研森林可持续经营示范区和森林休闲康养示范区。调研组强调,围绕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以目标树经营理念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尤其是在华山松林开展森林经营试验示范,培育高产高质华山松用材林,可以稳步提升森林质量。而森林休闲康养是林业与健康养生融合发展的新产业,以优美的森林环境和浓郁的生态文化为基础,配以相应的休闲、养生、医疗设施,秉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依托优良的森林资源建设“森林休闲康养区”能够充分推进林业生态价值的实现。

调研结束后,调研组对宜良县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保护生态环境,发展林业产业,实现生态价值转换给予了肯定。对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西南林业大学等部门致力于林业科学研究工作,将科研成果落实到山头地块表示了认可。调研组要求宜良县再接再厉,打造麝达林麝科普教育示范基地,推广科普基地成果,致力于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努力实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

据悉,“首届澜湄流域林业大学校长论坛”于94日—8日在昆明召开,此次论坛由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组织和西南林业大学联合主办,并报省政府外事办公室批准的一个重要国际会议。此次论坛旨在服务云南省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助推澜湄流域森林可持续经营和绿色发展,提升云南林业教育国际化水平。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