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润之泉”激发活力 “泉力以赴”富民强村 ——宜良县匡远街道温泉社区乡村治理典型案例
来源于: 宜良县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3-09-06 09:27 发布人:宜良县农业农村局
摘要:宜良县匡远街道温泉社区以党建工作及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引领民生改善、引领文明和谐、引领环境提升、引领社会稳定”五个引领为基点,多维度推进乡村治理,“泉力以赴”打造“温润之泉”党建品牌,不断强化社区共建机制,持续优化管理服务能力,把社区建设成为自治好,服务好,管理好,治安好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凝心聚力强村富村美村兴村,社区村民满意度和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温泉社区隶属于宜良县匡远街道办事处,位于宜良县城北部3公里处,属坝区,辖四个自然村五个村小组,现有农户1102户3898人,下设5个党支部,有党员163名。社区有宜良古八景之一的“西蒲温泉”及种植大面积板栗、蔬菜。近年来,温泉社区利用资源优势,积极争取温泉度假村改扩建、坚果交易市场建设等项目,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社区先后创建成为“国家级森林乡村”“云南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区”“昆明市民族团结示范单位”“昆明市五星级示范党支部”“昆明市平安社区”“宜良县基层党建先锋”。
一、 强化党建引领,“泉力以赴”推进乡村治理
温泉社区坚持把加强“党建引领”作为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的根本途径,以“掘井及泉”的精神,“泉心泉意”为社区百姓提供优质服务。一是支部建设规范化。以“三会一课”抓好组织制度规范化、“主题党日”抓实组织生活规范化、“四议两公开”抓牢议事决策规范化、“党群服务中心”让阵地建设规范化、“党建红黑榜”考核压实责任记录资料规范化。支部在年初制定“主题党日”计划,每季度至少安排一次与乡村治理有关的“主题党日”活动,开展了“乡村治理我带头”“共创美好家园”等一系列主题党日活动,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二是队伍管理优质化。社区党支部把乡村治理与党员承诺、党员积分、主题党日等制度结合起来,形成“党支部牵头、党员示范、党群共治”的良好氛围。在党员管理中,党员门前五包、包片落实情况作为每月党员积分评定的一项重要指标,党支部进行严格打分。三是基层治理网格化。坚持“党建网+治理网”,将社区划分为5个网格党支部、43个党员责任区,86名包联党员每人负责包联、服务25户群众,构建“社区党委—村党支部—责任区党员—联户党员”四级党建网格体系,以“网格吹哨、部门报到”机制为抓手,发挥“叠加”效应,做到“小事不出格、矛盾不出村、实事格中办、难事网中解”。
二、 加强制度保障,“泉面提升”乡村治理能力
温泉社区坚持培育淳朴民风,厚植文明“底色”,推动乡风文明建设。一是以社区牵头,各小组均制定了符合本小组切实可行的村规民约。从社会治安、消防安全、清洁乡村、乡风民俗、邻里关系、婚姻家庭、土地和宅基地等方面来引导、规范社区居民的日常的生产生活,用最朴实、最简单的话语将群众反映最多、最集中的意见表述在村规民约中,成为大家共同认可的约定,成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行为规范。二是实行卫生保洁责任制。各村小组均配保洁员,对辖区内公共区域、道路、公厕等地方不留死角、不留盲点的进行常态化保洁。同时实施网格包户包片制度,把村小组划分为9个网格片区,形成一张包保网,督促农户落实“门前五包”,并且每家门口都悬挂着门前5包的责任牌,对门前五包履责不到位的农户给予提醒,情形严重的张榜公示。三是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招募注册志愿者1032名,下设8支志愿分队,以“贴心服务—促温情,耐心服务—促稳定,精心服务—促民情,热心服务—促和谐,真心服务—促成效”五心五促为服务宗旨,2022年共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45次,尽心解决居民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做好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暖心人,有效促进社区平安和谐稳定。
三、 创新服务模式,“泉心泉意”践行为民服务
温泉社区坚持大力弘扬“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优良作风,以党建引领,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打造为民服务站服务平台,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辖区群众提供精准、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一是在社区为民服务站设置综合服务窗口和“一家亲工作站”,建立有完善的一次性告知、接办、办理、督办、跟踪、反馈、回访等制度,公开各类惠民事项的办理手续和流程,实现为民服务“一条龙”快捷化。二是建立了为民服务的4个服务模式(一窗办、暖心办、帮代办、上门办)。“泉心泉意”让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泉心泉意”为多元主体提供一体化服务;“泉心泉意”营造“有事找便民服务站、办事找帮办代办员”的良好氛围;“泉心泉意”构建“社区多跑,群众不跑”的服务新格局。三是从多渠道开展广泛宣传,按照各村组实际情况做了目标任务分解,积极发动温泉社区网格员、志愿者以及“红色帮代办”队伍,走到群众家里,根据村民所从事的行业特点进行宣传。
四、 挖掘优势资源,“泉面激发”产业振兴活力
温泉社区按照“集聚提升型村庄”的规划定位,充分发挥地理位置优、产业基础好的优势,不断探索产业强村的工作思路,在原有基础上有序推进改造提升。一是提质改造温泉度假村。充分利用西蒲温泉的历史文化知名度和影响力,依托得天独厚的天然温泉资源,结合在城乡结合部的区位优势,积极争取项目资金,项目一期投入300万元对室内、室外泡池进行改造,后期项目适时进行升级扩建,建成后将集户外温泉、泳池、儿童乐园、豪华客房、餐饮、会议、休闲娱乐为一体温泉度假中心。二是按照“田园综合体”建设与乡村旅游结合的“农旅融合”发展思路,正在打造温泉社区经济合作社示范基地,以点带面,广泛引导农户进行有机水果种植,不断发展特色时鲜水果产业,形成“洗洗澡,爬爬山,采采水果,吃吃农家饭”的乡村旅游模式,带动大家发展特色美食,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三是科学规划发展林下经济,开发农旅休闲养生产业。在现有6000余亩板栗园的基础上,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通过集体入股、村民参股、按股分红等方式,村支部牵头带动股民种植茶叶,发展林下经济,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四是抓好项目建设,带动产业发展。将宅基地制度改革与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紧密结合,拆除村内一户多宅、闲置房、危房、养殖房等31户,腾退面积10.96亩,规划建设一个辐射全县的宜良县蔬果、坚果等农产品分拣打包中心,项目计划总投资2621万元(省、市项目资金1721万元,村集体配套900万元),项目已于2023年1月30日进场施工,建成后预计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约116万元,解决约100名劳动力就业。
村史博物馆
村庄美化墙画
党员志愿者活动
温泉社区村规民约
文明家风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