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国务院信息:
省政府信息:
历史沿革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历史沿革

宜良文庙

来源于: 宜良县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3-08-29 16:27 发布人:宜良县文化和旅游局

宜良文庙位于宜良县匡远街道匡山东路148 号。宜良在明成化(1465-1487)前没有学宫,也没有学官,应科考试的贡生要借澂江户籍之名参加科考。到明弘治年间(1488-1505)宜良才开始设立学官。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宜良知县于志纲在城西教场创建了第一所学宫。正德八年(公元1513)又迁建于城内守御所之右。万历六年(公元1578)督学佥事刘伯燮委派宜良知县沈应昌将文庙改建于县城东北。但这几所文庙的规模都比较小。天启四年(公元1625)知县杨述明将文庙迁建于县治正南的雉山之上,但也仅建成了大成殿。明朝末年,知县杨祖植、教谕钟俊率邑绅对其进行增修。清康熙六年原任守御所长官张云程、宜良知县赵映斗、教谕马任大率邑绅新建文庙启圣祠,但旋即被回民起义军烧毁。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知县高土朗、教谕王佐才率邑绅重修了大成殿,增建了东西两庑、启圣祠,大成门及左右的厢房。至此,宜良雉山文庙经过65年的陆续修建才初具规模,由此可见其时创业之艰辛。雉山文庙第一进是文明坊,第二进是照壁,照壁两边有“德配天地”“道冠古今”两座牌坊,第三进是畔池和大成门,在大成门的东西两侧建有厢房各七间,第四进是大成殿五间,大成殿前是月台,最后是启圣祠。到了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宜良知县武定人司马黄澍、教谕侯瑛、训道姚爕理会同邑绅徐松、陈诗、柳志潜等捐资重建大成殿,在原来位置的基础上向前偏左移了数丈。雉山文庙经过160年的修修建建增增补补,完成了历史使命,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知县李淳迁建文庙后更名为“文昌宫”。原县匡山小学内现存建筑是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建的文庙大成殿,是宜良县公布的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建于雉山的文庙因座向与传统文庙建筑相反,清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十月,知县李淳以“建树历来取向阳,学宫面北笑宜良”为由,又率领宜邑各界人士将文庙迁建于宜良旧城中的西北角,原来雉山书院的西南面(千户守御所仓库)。即现在的文庙位置。迁建后的文庙位于宜良旧城的西北角,是一处“三山四海”之地。南面雉山,北靠小凉山,东依万寿山。文庙左前有学海,正面是畔池,畔池前至西门口还有两个方形池塘,文庙就坐落在这里。从大环境来看,宜良旧城所处位置东有龙山,是县治名山,其“东山夕照”是邑中八景之一;西有岩泉山,又名伏狮山,山上有清泉,名漱玉,“岩泉漱玉”也是邑中八景之一;南有凤凰山;北有万寿山(小凉山为万寿山支脉)。如此布局暗合了“四象”方位要求。文庙座北向南,沿南北中轴线绵延26000余平方米,东西对称、布局严谨。原建筑群设计布局完整,沿南北中轴线分别建有照壁(大同门)、状元桥、畔池、文明坊,其后是棂星门石坊三间、大成门五间、东侧还建有名宦祠三间、东厢房七间、西侧建有乡贤祠三间、西厢房七间,大成门后是月台、大成殿、崇圣祠,最后是尊经阁。乾隆五十一年又在大成殿左侧建敬教门三间、明伦堂三间、大门三间、讲堂三间,为记念李淳倡建文庙功绩,同年又在讲堂左侧建雪堂书院,并立碑树传以作纪念。至此,新文庙形成了三路四进的建筑格局,具有玲珑隽永,雍容华贵的清代建筑特征,石雕麒麟、华表和众多碑刻充实了文庙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成为宜良不可多得的优秀古代建筑群。现存有大同门、状元桥、泮池、文明枋、大成殿、崇圣祠、尊经阁、华表、石雕麒麟均分布于中轴线上,另有多块碑刻散布其间。大成殿为前出廊卷棚顶单檐歇山式建筑,抬梁式梁架,屋面用杂色琉璃瓦铺设。崇圣祠为重檐歇山式建筑、尊经阁为方形飞檐斗拱式建筑、二重檐四角攒尖,琉璃瓦屋顶。照壁设大同门暗喻“天圆地方”,状元桥的古朴典雅,华表古朴流畅的雕刻,文明枋精巧的建筑艺术,麒麟的精雕细刻,这些共同构成了文庙的建筑艺术及深厚的人文内容。尤其更显得珍贵。是我省规模仅次于建水的文庙,也是我县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

1987年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1月昆明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