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
宜良鹏程液化气有限公司工程作业点检表-7月
来源于: 宜良县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3-07-26 17:46 发布人:宜良县住建局
昆明区域工程作业点检表 | ||||||
被检查单位:“三宝棕业”用户 | 日期:2023.7.26 | |||||
检查地点: 宜良县工业园区 | ||||||
编号 | 检查项 | 检查项目描述 | 是 | 否 | 不适用 | 问题描述 |
1 | 文明施工 | 工地四周设有适当护栏、警示标志、夜间警示灯 | O | |||
2 | 及时清运工地现场弃土及废料 | ✔ | ||||
3 | 居民区附近有防止噪音的管理措施 | O | ||||
4 | 在繁华路段和城市主要道路施工时 宜采用封闭式施工方式并设置“五图一牌” | O | ||||
5 | 在交通不可中断的道路上施工 应有保证车辆 行人安全通行的措施 并应设有负责安全的人员 | O | ||||
6 | 施工现场有符合要求的消防设施 | ✔ | ||||
7 | 相邻市政管线施工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 O | ||||
8 | 人员防护 | 现场人员穿戴合适的劳动防护用品, | ✔ | |||
9 | 特殊工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 ✔ | ||||
10 | 临时用电 | 配电柜应设电源隔离开关及短路、过载、漏电保护电器 | ✔ | |||
11 | 施工现场用电做到“一机、一闸、一箱、一漏”,严禁一闸多机 | ✔ | ||||
12 | 危险场所、手持照明灯应使用安全电压,线路及灯具安装应符合要求 | ✔ | ||||
13 | 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大于30m,开关箱与其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大于3m | ✔ | ||||
14 | 配电箱应保持整洁,不得堆放任何防碍操作维修的杂物 | ✔ | ||||
15 | 移动式配电箱、开管箱的进、出线应采用橡皮护套绝缘电缆,不得有接头 | ✔ | ||||
16 | 配电箱、开关箱外形结构应能防雨、防尘 | ✔ | ||||
17 | 有备用的“禁止合闸、有人工作”标志牌 | ✔ | ||||
18 | 保护零线必须使用黄/绿双色线 | ✔ | ||||
19 | 保护零线与工作零线不滚接 | ✔ | ||||
20 | 灯具金属外壳要有接零保护 | ✔ | ||||
21 | 手持照明灯使用36V及以下电源供电 | ✔ | ||||
22 | 电线无老化、破皮 | ✔ | ||||
23 | 所用插座和插头在结构上应保持一致,避免导电触头和保护触头混用 | ✔ | ||||
24 | 在潮湿场所或金属构架上严禁使用I类手持式电动工具 | O | ||||
25 |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外壳、手柄、插头、开关,负荷线等必须完好无损 | ✔ | ||||
26 | 定期对漏电保护器进行检查,且有相关记录 | ✔ | ||||
27 | 临时用电线路横跨道路或在有重物挤压危险的部位须加设防护套管 | ✔ | ||||
28 | 架空线必须采用绝缘线,严禁架设在树木、脚手架上。架空线有接头连接时,应确保接头不承受拉力和张力 | ✔ | ||||
29 | 临时电源暂停使用时,应在接入处断开电源 | ✔ | ||||
30 | 宿舍用电严禁私拉乱接 | O | ||||
31 | 沟槽开挖与回填 | 埋设燃气管道的沿线应连续敷设警示带 警示带敷设前应将敷设面压实 并平整地敷设在管道的正上方 距管顶的距离宜为0.3-0.5m但不得敷设于路基和路面里 | O | |||
32 | 深度超过2m的基坑施工采取临边防护措施 | O | ||||
33 | 工机具 | 转动部件有防护罩 | ✔ | |||
34 | 手持电动工具电线不得加长,外壳严禁破裂 | ✔ | ||||
35 | 不使用时需切断电源 | ✔ | ||||
36 | 电器设备断电后方可移动 | ✔ | ||||
37 | 发现损坏故障设备严禁使用 | ✔ | ||||
38 | 严禁使用民用拖线板 | ✔ | ||||
39 | 非开挖施工 | 了解地下相邻管线情况 | O | |||
40 | 泥浆处理得当 | O | ||||
41 | 拖管时采取防拉伤保护措施 | O | ||||
42 | PE电熔、热熔 | 焊工必须持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件上岗【强制检查项标准】 | O | |||
43 | 聚乙烯管材、管件和阀门的连接在下列情况下应采用电熔连接:(⑴)不同级别(PE80与PE100) ;(2)焊接端部标准尺寸比(SDR)不同;(3)公称外径小于90mm或壁厚小于6mm | O | ||||
44 | 套管内敷设以及定向钻敷设管段不得采用电熔连接 | O | ||||
45 | 聚乙烯燃气管道严禁明设 | O | ||||
46 | 管道连接施焊温度应在环境温度为-5~45℃范围内进行。低于-5°C应保温、高于45°C应遮挡、风力5级以上(树枝摇动,电线有声,举伞困难)应防风。管材管件存放处与施工现场温差大时,连接前应搁置使其温度和施工现场温度接近 | O | ||||
47 | 应测量电熔管件承口长度,并在管材插入端或插口管件的插入端标出插入长度,刮除插入段表皮的氧化层,刮削表氧化皮厚度宜为0.1-O.2mm,并保持洁净 | O | ||||
48 | 将管材或插口管件的插入端插入电熔管件的承口内至标记位置,同时应对配合尺寸进行检查,避免强力插入 | O | ||||
49 | 校直待连接的管材和管件,使其在同一轴线上,并应采用专用夹具固定后,方可通电焊接。通电加热的电压或电流、加热时间等焊接参数的设定应符合电熔连接熔接设备和电熔管件的使用要求 | O | ||||
50 | 接头冷却应采用自然冷却,在冷却期间,不得拆开夹具,不得移动连接件或在连接件上施加任何外力 | O | ||||
51 | 电熔管件与管材或插口管件的轴线应对正;管材或插口管件在电熔管件端口处的周边表面有明显的刮皮痕迹;承插接缝处不应有熔融料溢出;电阻丝不应挤出;观察孔中应能看到有少量熔融料溢出,但溢料不得呈流淌状 | O | ||||
52 | 管材表面磕、碰、划伤的深度不应超过管材壁厚10%,且不应超过4mm,否则应予以切除 | O | ||||
53 | 管材生产日期至使用时间间隔限制:管材存放时间超过4年,密封包装的管件存放时间超过6年的,应对其抽样检验,性能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 O | ||||
54 | 电熔连接机具的类型应符合电熔管件的要求,电网或发电机供电均可正常工作,所有线路板应防水防尘防震,开关、按钮均应防水,输入输出电缆在-10-40°C均保持柔韧不发脆或发硬 | O | ||||
55 | 管材表面磕、碰、划伤的深度不应超过管材壁厚10%,且不应超过4mm,否则应予以切除 | O | ||||
56 | 连接部位应擦净,并保持干燥,待连接件端面应进行铣削,使其与轴线垂直。连续切屑的平均厚度不宜大于0.2mm,铣削后的熔接面应保持洁净。加热之前发现端面出现污物不得擦拭,应用铣刀重新铣削,刨花应从管道下方取出 | O | ||||
57 | 铣削完成后,移动夹具应使待连接件对接管口闭合,待连接件的错边量不应大于壁厚的10%,且接口端面最大间隙满足以下要求:(1)dn≤250,最大间隙0.3mm;(2)250<dns400,最大间隙0.5mm;(3)400<dn≤630,最大间隙1.Omm | O | ||||
58 | 连接端内、外表面100mm范围及端面应平整、光滑、无毛刺、无污渍、无水渍,端面应垂直于管轴线。 | O | ||||
59 | 翻边中缝任意位置不得低于管材表面,焊缝两外圆周任意位置错边量不得超过壁厚10% | O | ||||
60 | 焊接完成应100%卷边对称性和接头对称性检验。【强制检查项标准】 | O | ||||
61 | 套管内敷设以及定向钻敷设管段不得采用电熔连接。 | O | ||||
62 | 在固定连接件时,应将连接件的连接端伸出夹具,伸出的自由长度不应小于公称外径的10%。 | O | ||||
63 | 移动夹具应使待连接件的端面接触,应校直到同一轴线上,错边量不应大于壁厚的10% | O | ||||
64 | 接头冷却应自然冷却,在保压冷却期间,不得拆开夹具,不得移动连接件或在连接件上施加任何外力。 | O | ||||
65 | 外观检查应使用专用工具在不损伤管材和接头情况下进行不少于15%翻边切除检验,翻边应实心圆滑,根部宽且无杂质、小孔、扭曲或损坏,每隔50mm进行180°背弯试验无开裂、裂缝,不露出熔合线。定向穿越管道焊缝应进行100%翻边切除检验。 | O | ||||
66 | 钢管焊接 | 焊工必须具有焊工合格证书,且在证书有效期及合格范围内从事焊接工作。【强制检查项标准】 | ✔ | |||
67 | 不应在管道焊缝上开孔,开孔接管时孔边缘距离管道焊缝间距不小于100mm | ✔ | ||||
68 | 焊件组对前应将坡口及其内外侧表面不小于20mm范围内的油、漆、垢、锈、毛刺及镀锌层等清除干净且不得有裂纹夹层等缺陷 | ✔ | ||||
69 | 管子或管件组对错边量不超过壁厚10%且不大于2mm | ✔ | ||||
70 | 直缝或螺旋缝焊接钢管对焊连接时,两端管道本身的直缝或螺旋缝应错开组对,其错开的距离沿管外径上的弧长间距不小于100mm | ✔ | ||||
71 | 对接焊缝之间的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公称直径大于等于150mm时,不小于150mm;公称直径小于150mm时不小于1倍外径且不应小于100mm | ✔ | ||||
72 | 对接焊缝与支吊架间距不小于50mm | ✔ | ||||
73 | 不得在坡口之外的管道母材表面引弧和试验电流,且应防止电弧擦伤母材 | ✔ | ||||
74 | 焊条焊剂用前烘干,焊条使用过程中应装在保温桶内保持干燥;焊丝使用前清除其表面的油污锈蚀 | ✔ | ||||
75 | 焊缝表面一律不允许出现以下缺陷:裂纹、未焊透、未熔合、表面气孔、外漏夹渣、未焊满 | ✔ | ||||
76 | 壁厚小于等于6mm时,焊缝余高应小于等于1.5mm;壁厚大于6mm时,焊缝余高不应大于3mm | ✔ | ||||
77 | 焊缝外观应成形良好,不应有电弧擦伤;焊道、母材之间应平滑过渡﹔焊渣和飞溅物应清除干净 | ✔ | ||||
78 | 焊缝严禁强制冷却 | ✔ | ||||
79 | 管道防腐 | 管道宜采用喷(抛)射除锈,除锈后的钢管应及时防腐。钢材表面无可见油脂和污垢,且无附着的氧化皮、铁锈和油漆等,底材显露金属光泽为除锈合格。若防腐前出现二次锈蚀,必须重新除锈 | ✔ | |||
80 | 补口前应对焊口进行清理,环向焊缝及附近的毛刺、焊渣、飞溅物、焊瘤等应清理干净;补口处的污物、油和杂质应清理干净;防腐层端部有翘边、生锈、开裂等缺陷时应修理至防腐层与管道完全粘附的位置 | ✔ | ||||
81 | 补口搭接部位为PE层的应将表面打磨至表面粗糙,粗糙程度应符合热收缩带(套)使用说明书要求 | O | ||||
82 | 刷漆防腐涂层应均匀,颜色一致,涂膜附着牢固,无剥落、皱纹、针孔等缺陷,涂层完整无损坏、流淌 | ✘ | 放散管与铜球阀连接处涂层流淌,放散管涂层不均匀、颜色不一致 | |||
83 | 若设计无特殊要求,刷漆防腐时在管道安装前先刷防锈底漆,待第一遍底漆晾干后方能刷第二遍底漆,要求涂刷均匀;无缝钢管焊接后应对冷却后的焊口补刷防锈底漆;管道连接后及时涂刷两遍面漆 | ✔ | ||||
84 | 聚乙烯胶粘带、保护胶带和补口带不能混用 | O | ||||
85 | 补口前的表面处理与补口施工间隔不超过4h,期间应防止钢管表面受潮或污染;表面有返锈、浮尘或其它杂质的,应重新进行表面处 | ✔ | ||||
86 | 底漆使用前应充分搅拌均匀,并按制造商的底漆说明书涂刷;底漆应涂刷均匀,不得有漏涂、凝块或流挂等缺陷 | ✔ | ||||
87 | 底漆表干后再缠绕胶粘带,期间应防止表面污染 | ✔ | ||||
88 | 焊缝两侧可能产生空隙时应采用胶粘带制造商配套供应的填充材料填充焊缝两侧;螺旋焊缝管缠绕胶粘带时缠绕方向应与焊缝方向一致 | ✔ | ||||
89 | 在涂好底漆的钢管上缠绕胶粘带时,胶粘带始末端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4管周长,且不得小于100mm;两次缠绕搭接缝应相互错开;搭接宽度不应低于25mm;搭接缝应平行,不得扭曲皱褶,带端应压贴不翘起 | ✔ | ||||
90 | 补伤补口时先修整损伤部位,并清理干净,涂上底漆;采用与管体相同的胶粘带修补时采用缠绕修补,也可用专用胶粘带贴补,缠绕和贴补宽度应超出损伤边缘至少50mm | ✔ | ||||
91 | 防腐层表面应平整、搭接均匀、无永久性气泡、无褶皱和破损 | ✔ | ||||
92 | 热收缩带(套)与聚乙烯层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mm,采用热收缩带时应采用固定片固定,周向搭接宽度不小于80mm | O | ||||
93 | 管道管件及附属设施安装 | 法兰阀门安装时,两端管道上的法兰与阀门的法兰应平行,最大偏差不得大于法兰外径1.5%o,且不得大于2 mm | ✔ | |||
94 | 法兰连接应采用相同规格螺栓,并对称紧固,各螺栓受力应均匀 | ✔ | ||||
95 | 波纹补偿器应与两端管道同轴,两端管道不得有夹角,安装前应按设计规定进行预拉伸或压缩 | O | ||||
96 | 调压站内管道焊缝、法兰与螺纹等接口,均不得嵌入墙壁或基础中。管道穿墙或穿基础时,应设置在套管内。焊缝与套管一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进出口箭头指示方向应与燃气流动方向一致 | O | ||||
97 | 调压设施法兰连接处少于5根螺栓连接时应跨接,空旷地带的调压站单独设置避雷装置,其接地电阻值应小于10欧姆。调压站内、外燃气管道为绝缘连接时,接地电阻应小于100欧姆 | O | ||||
98 | 沟槽回填及警示带、示踪线 | 不得采用冻土、垃圾、木材及软性物质回填。管道两侧及管顶以上o.5m内的回填土,不得含有碎石、砖块等杂物,且不得采用灰土回填。距管顶0.5m以上的回填土中的石块不得多于10%、直径不得大于0.1m,且均匀分布【强制检查项标准】 | O | |||
99 | 先回填管底局部悬空部位,再回填管道两侧,且应分层压实,每层虚铺厚度0.2~0.3m,管道两侧及管顶以上0.5m内的回填土必须采用人工压实,管顶0.5m以上的回填土可采用小型机械压实,每层虚铺厚度宜为0.25~0.4m | O | ||||
100 | 管顶上方0.3~0.5m敷设警示带(不得敷设于路基或路面里),DN400及以下管道在正上方敷设一条,DN400以上管径在管道正上方敷设两条,水平间距150mm | O | ||||
101 | 聚乙烯燃气管道应在管顶同时随管道走向敷设4mm2金属铜示踪线,示踪线的接头应采用电工连接(两端搭接后,相互紧密缠绕4-5圈,外面缠扎绝缘胶布处理)或其它能够确保导电性的连接方式 | O | ||||
102 | 沟槽开挖 | 在沿车行道、人行道施工时,应在管沟沿线设置安全护栏,并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在施工路段沿线,应设置夜间警示灯【强制检查项标准】 | O | |||
103 | 开挖沟槽时要留余量,不能一次开挖到位,人工开挖预留量0.05-0.1m;机械开挖或有地下水时预留0.15m;安装前人工清底至设计标高 | O | ||||
104 | 沟底遇废弃构筑物、硬石、木头、垃圾等杂物时必须清除,并应铺一层厚度不小于0.15m的砂土或素土,整平压实至设计标高 | O | ||||
105 | 隐蔽工程 | 当燃气管道穿越管沟、建筑物基础、墙和楼板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燃气管道必须敷设于套管中,且宜与套管同轴;(2)套管内的燃气管道不得设有任何形式的连接接头(不含纵向或螺旋焊缝及经无损检测合格的焊接接头);(3)套管与燃气管道之间的间隙应采用密封性能良好的柔性防腐、防水材料填实,套管与建筑物之间的间隙应用防水材料填实 | O | |||
106 | 当燃气管道采用加设套管穿越铁路、电车轨道、城镇主要干道时,套管端部距铁路堤坡脚、电车道边轨的净距不应小于2m,距路边缘的净距不应小于1m,套管两端应密封,重要地段,套管宜安装检漏管 | O | ||||
107 | 在覆盖暗埋管道的砂浆中不应添加快速固化剂。砂浆内应添加带色颜料作为永久色标。当设计无明确规定时,颜料宜为黄色。安装施工后还应将直埋管道位置标注在竣工图纸上,移交建设单位签收 | O | ||||
108 | 暗埋管道宜在直埋管道的全长上加设有效地防止外力冲击的金属防护装置,金属防护装置的厚度宜大于1.2mm。当与其他埋墙设施交叉时,应采取有效的绝缘和保护措施 | O | ||||
109 | 暗埋管道不得与建筑物中的其他任何金属结构相接触,当无法避让时,应采用绝缘材料隔离,暗埋管道不应有机械接头,不得产生任何形式的损坏,管道固定应牢固 | O | ||||
110 | 埋设管道的管槽不得伤及建筑物的钢筋。管槽宽度宜为管道外径加20mm,深度应满足覆盖层厚度不小于10mm的要求。未经原建筑设计单位书面同意,严禁在承重的墙、柱、梁、板中暗埋管道 | O | ||||
111 | 其他 | 不存在其他问题及安全隐患 | ✘ | 1. 管道桥架增加斜撑; 2. 主立管增加流向标识。
| ||
参加检查人员:施文东 | 整改责任人:李峥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