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暖昼长 新禾满塘
来源于: 宜良之窗 发布时间:2023-05-26 17:30 发布人:宜良县政府办
得益于精耕细作的历史传承,长期以来,狗街镇粮食单产一直位居全县前列,是宜良县打造“滇中粮仓”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布局,镇域内花卉、蔬菜、水果等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强势崛起,狗街镇坝区粮花、粮菜争地和山区粮烟、粮果争地的矛盾日益突出,农民种粮积极性逐渐下降,狗街粮食产量和作物种植面积呈现下降趋势。
近年来,为扭转全镇粮食生产颓势,狗街镇通过“藏粮于地”的各种智慧和“藏粮于技”的诸多突破,较好地解决了保证农民增收和粮食生产安全的问题,从而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眼下正是狗街镇水稻插秧的关键时期,全镇21个村(社区)正抢抓农时、多措并举,全力推进插秧进度,确保粮食丰产丰收。
良种良法科技增粮
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粮食生产
立夏以后,狗街田间地头农事不断,农民抢抓时令忙着插秧,新栽的秧苗透出葱茏绿意。在狗街镇西村社区插秧作业区,村组干部带领水稻种植户在农科员的指导下泡田、灌水、分苗、插秧,很快一卷卷秧苗就一排排整齐地挺立在田里。
西村社区
党员干部带领村民种植水稻
近日,西村社区首先吹响了狗街镇水稻插秧季的冲锋号,社区党委积极响应国家多种粮种好粮的号召,经多方考察后引进“楚粳24号”优质水稻品种。
据悉,西村社区今年的水稻种植区域为复垦的中低等肥力田,该水稻品种属易栽培品种,对土壤肥力要求不高,且适应性广、稳产性好、稻瘟病抗性强,适宜地处滇中温暖稻区的狗街镇坝子种植。以推广良种良法为切入口,西村社区在有限的耕地资源基础上积极探索稳产增产的有效出路。
端好“菜篮子”、扎紧“米袋子”
轮作制度促进粮经作物协调发展
中营社区
集中连片水稻种植示范田
中营社区采取“菜稻”轮作模式来平衡粮食安全和经济增长矛盾。大春种稻谷,秋季种韭菜等经济作物,水旱轮作有效地调节土壤肥力和控制病虫害。通过“菜稻”水旱轮作,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都能得到增产增收,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均得到保障。蔬菜丰收鼓起“钱袋子”,水稻种植扎紧“粮袋子”,轮作制度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发展中的“两难”问题。
大山深处起粮仓
垦造水田破解占补平衡难题
双龙村委会坐落于狗街镇山区,眼下正值水稻的插秧季,插秧机在田里往来穿梭,嫩绿的水稻秧苗为随着山势连绵起伏的稻田披上绿装。该村曾是一个贫困发生率较高的山区村,常年受降水偏少和水土流失严重的影响,粮食作物生长受限,种粮比较收益低,粮烟、粮果争地矛盾突出。
双龙村委会
兼具蓄水、保土、增产优势的水稻梯田
近年来,在狗街镇党委政府的重视下,在自然资源和农业农村等部门的引导下,该村充分利用国家对粮食生产和耕地保护的各项强农惠民补助政策,发挥山地多的优势,通过探索土地流转机制、修建农业灌溉用水设施和开展“旱改水”土地整治等,让昔日低效的坡耕地转变为基础设施完善、易灌易排的优质水田,双龙村委会梨棵、瓦窑坡村小组也顺势蝶变为狗街镇深山里的大粮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