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为纲、项目为王
——宜良县匡远街道做好“八篇文章”,助力产业兴旺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和关键。宜良县匡远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牢固树立乡村振兴“产业为纲、项目为王”理念,探索“产业 项目建设”模式,做好“谋、争、推、融、扬、建、创、提”八篇文章,大力实施强村富民产业工程。
一是放眼全局“谋”项目。依托国务院《关于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财税支持政策的方案》和省委、省政府千亿、百亿产业发展导向,结合实际积极谋划项目:“十四五”期间共谋划项目182个,计划总投资23.3557亿元,涵盖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改革试点、产业融合等各领域。二是两眼向上“争”项目。对外开展资源招商、产业招商、全民招商、精准招商,加强区域合作;对上盯紧省市财政、发改、移民、农业等部门,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指导:邀请省市移民局和省财政厅领导莅临指导工作,坚果交易中心项目由原计划支持的600万元争取到移民项目支持1000万元至2000万元。三是两脚向下“推”项目。全力做好华强方特后勤服务区、小白龙温泉旅游度假小镇、四方城文旅小镇、“三清”高速、柴石滩灌区、美丽县城、宝洪民族团结示范点等重点项目征地拆迁安置及后勤保障服务。四是综合发力“融”项目。按照全县产业布局,落实“双绑”利益联结机制,加大“一村一品”培育力度,大力建设优质稻示范区、蔬菜水果生产基地,稳定板栗、核桃为主的坚果产业和畜禽养殖业。倾力打造“七彩梦乡·宝洪茶山”田园综合体,建设宝洪社区大村子民族特色村寨,修缮宝洪寺,打造集佛学禅修、休闲度假、康体养生、琴棋书画交流等功能的茶禅文化胜地。五是传承历史“扬”精神。配合南羊街道挖掘和重塑英雄大沟建设史,把英雄大沟打造成为宜良的“红旗渠”;弘扬钱穆、钱伟长先生与宜良结缘的历史文化,筹建宜结良缘文化公园;依托岩泉寺烈士陵园、李士娘地下交通联络站等红色爱国教育景点,连点成线打造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六是落细落实“建”项目。2021年计划实施乡村振兴重点项目12个,计划总投资6.5109亿元,涉及13个社区,目前已启动8个,其中,投资3000万元的马槽田市场和投资1000万元的永安农贸市场相继完成提升改造。七是引领示范“创”项目。大力实施“百千万”示范工程,依托西浦温泉旧址,启动温泉旅游度假村暨温泉社区田园综合体项目。结合创建全国民族团结示范县,融入当地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建设4个民族传统村落。完成4个脱贫成果巩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打造2个“精品示范村”,申报2个“美丽村庄”和3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八是突出县花“提”质量。依托“县花提质”工程,以三角梅助力全域旅游和乡村振兴,在已种植完成766.7亩、108.5万株三角梅的基础上,继续在沿河、沿路、村庄等区域规模化种植819.5亩、58万株三角梅,全面推进以三角梅为主题的“十美”创建活动,助力全县三角梅母本基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