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国务院信息:
省政府信息:
文化掠影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文化掠影

宜良县耿家营新庄村“背秋娃”公布为昆明市第五批市级非遗项目

来源于: 宜良县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0-10-22 10:12 发布人:宜良县文化和旅游局

为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共有精神家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迈上新的台阶,2020年10月13日,经昆明市人民政府批准,将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33项)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共计8项)予以公布。 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耿家营新庄村“背秋娃”被正式公布为昆明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耿家营乡保功村委会新庄村,清道光年前即长居于此,村中有新庄桥(原名青龙桥),桥东有青石质碑,碑文记载现存桥为道光十五年(1835)重修。新庄村现有村民110户,420人,耕地面积2000余亩。有彝、苗、回等民族共同居住。

微信图片_20201023174200_副本

新庄村祖辈信仰秋神,把秋神作为化生万物繁衍生命的象征,每年正月初三定为祭秋神节日,全村举行立秋千、背秋娃活动。活动内容主要有:制秋娃、选秋树、竖秋千、迎秋神、背秋娃、送秋神等六个环节。村民通过举行祭秋神、背秋娃活动,反映出当地村民祈愿美好生活、促进村民和谐村风建设的美好愿望。

近年来,“背秋娃”活动,随着民族生活水平、文化科学技术提高,人们对神灵的依附心理日益淡薄,“背秋娃”活动正逐渐摆脱神秘的宗教色彩,增加了更多秋千体育竞技及传统性民族歌舞的文化自娱功能和健身价值。从原始的敬神层次升华到竞技、娱乐、健身的体育文化层次,促成了村民和谐相处、村风文明、具备健体强身、娱人身心的功能,尤其是近年来“背秋娃”活动吸引了众多周边群众和游人参与,对促进彝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旅游产业的互动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活动体现了彝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团结和谐的民族精神,为宜良彝族民族文化中特有的民俗活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