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国务院信息:
省政府信息:
人大建议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人大建议

20宜政人复1 关于对昆明市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145205号建议的答复

来源于: 宜良县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0-08-13 15:58 发布人:中国宜良管理员

袁丽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海马箐水库建设制约嵩明县发展,应对村民建立生产生活返补机制的意见和建议,已交我县办理,现就涉及相关的内容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县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这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提高饮用水源地保护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一、宜良县海马箐水库工程建设情况

海马箐水库是座以农业灌溉为主,兼顾人畜饮水和防洪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也是宜良的第一个中型水库,水库设计坝高59.2米,总库容1610万立方,工程主要由大坝、溢洪道、输水泄洪隧洞和灌溉渠系等建筑组成。主体工程现已完工,渠系工程进入收尾阶段。已具备下闸蓄水条件。海马箐水库需搬迁安置移民156494人,涉及宜良、嵩明234个村民小组。外迁安置(含后靠安置)的152478人移民已拆除旧房举家搬迁,嵩明县洼子村还有416人移民未签订搬迁安置协议和大箐村76.14亩土地征用手续未完成。造成海马箐水库移民搬迁安置工作未进行验收,影响了整个水库的全面验收,继而影响了后续工作的开展。

二、宜良县海马箐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情况

在宜良、嵩明两县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下,完成了宜良县海马箐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报告并获得市政府批复同意,即《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宜良县海马箐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报告的批复》(昆政复〔201892号)。保护区级别为一级保护区2.57km2;二级保护区24km2;准保护区50.23km2,合计共76.8km2。水源保护区大部分区域属嵩明县管辖,面积约65.96km2,占保护区面积的85.86%,其余14.14%的区域隶属宜良县,水源保护区管理分属不同地区,这为该水源地保护工作的一致性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三、宜良县海马箐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情况

在《宜良县海马箐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报告》获批后,目前已将海马箐水库水源地保护工程列入宜良县水务发展十四五规划并上报昆明市水务发展十四五规划,待规划项目审批通过后,宜良县将逐步开展以下工作:

(一)生态建设与保护

1.退耕还林工程。一级保护区内的耕地全部还林或还草面积的15公顷。

2.林地保护工程。封山育林,建设水源林,抚育中幼林,一级保护区管护林地212公顷,二级保护区管护林地1552公顷,防火防病虫害设施建设与生态修复。

(二)监督管理

1.划界立碑。一级保护区标识牌、界碑、护栏、生态隔离带制作及埋设。

2.水源保护区环境监测网点建设。建立监测网点,库区一级保护区、2条入库河流二级保护区边界、喷水洞出口设置4个监测断面,按规范进行长期例行监测。

3.监控系统建设。在取水口、喷水洞出水口、一级保护区周围、道路进入二级保护区等区域设置视频监控系统,实时监控。

(三)污染治理工程

1.农村污水处理工程。水源保护区内户数低于30户的村子包括大洼村、蛤蟆山村、方车凹村、小二河村、龙潭坡村、杨梅山村、霞林寺村7个村子共152户,每户安装1套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中国罐),共152套。水源保护区内户数高于30户的18个自然村分别建设污水收集及集中污水处理设施。

2.垃圾清运及处理工程。在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内25个自然村建设生活垃圾收集房,配备垃圾清运车辆,生活垃圾全部外运至水源保护区外按规范处置。

3.湿地工程。在水库左右2条支流入库口建立2套湿地净化工程,包括漫流湿地、潜流湿地系统,面积约4万平方米。

4.农田污染控制工程。在二级保护区内的耕地推广有机农肥和生态农药。

5.裸露矿山、煤矸石堆场生态恢复治理。对保护区内裸露关停矿山、煤矿煤矸石堆场进行生态修复,生态修复面积约6公顷。

(四)水源地应急及管理体系建设

1.饮用水源地突发环境事故应急组织机构及能力建设。建立海马箐水库饮用水源地应急组织机构,并形成应急物资保障能力,编制水源保护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2.水源保护宣教。通过媒体及举办培训班等多种方式向社会各界以及公众宣传水源保护的意识和知识,开展农村面源污染控制宣传教育和知识讲座。

3.水源地执法体系建设。在水源地入口建立执法站和哨卡,控制外部人员进入,禁止危化品运输车辆进入;水源地内设立保护区巡查小组。

以上项目预计投入2622.00万元。

四、生产生活反补机制的建立

本次划定的海马箐水库水源保护区14.14%的国土面积属于宜良县管辖,85.86%的国土面积属于嵩明县管辖。水源保护区设立,将在一定程度限制了水源保护区(尤其是嵩明县)经济发展。保护水源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宜良县将与嵩明县加强协商与合作,积极建立合理的生产生活补偿机制,建立定期协商机制,加强水源保护区的管理工作和政策倾斜力度,多渠道争取国家、省、市水源保护区和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确保水源保护区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得到进一步发展。希望您继续支持我们的工作,提出更多更好建议。

宜良县人民政府

202081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