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良工业园区六举措推进实体化改革取得成效
来源于: 《宜良信息》2018年第15期 发布时间:2018-05-04 15:12 发布人:中国宜良管理员
2017年以来宜良工业园区进行了“财税改革、人事改革、机构改革、岗位聘用、绩效薪酬”等体制机制的改革,管理方式从行政化管理向实体化管理方向转变,努力把该园区建设成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引领区、高水平营商环境的示范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集聚区、开放型经济和体制创新的先行区。一是推动园区管理从以政府为主导向市场化、公司化管理转变。实行去行政化、走实体化,改变原有政府办园区的单一模式,加快园区管理“去行政化”。园区管委会负责园区规划、招商引资、企业服务等事项;园区开发运营公司负责基础建设、管理运营、融资贷款等工作,实行公司化运作,实体化管理。二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园区财政管理体制。按照“以区养区、滚动发展”的思路,实行“统收统支、收入整体上划、明确支出口径、超收分成”的原则,以2018年—2022年为改革试运行期限,期限内人员工资以绩效考核方式核发,开发建设资金来源为税收分成和财政补助。三是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施行全员聘用制。遵循“全体卧倒、公开竞聘”的原则,2018年园区9名中层干部、14名工作人员岗位面向全县公开选聘,加大园区创新型人才及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充实园区管理队伍,充分发挥人才对创新园区管理体制机制的关键作用。四是实施薪酬制度改革,推行工作绩效考核管理制度。按照“因事设岗、以岗定酬、岗变薪变、绩效挂钩”的原则,制定园区绩效考核评价细则,由管委会按月度、年度组织实施。考核结果与干部交流使用、绩效薪酬待遇挂钩,并报组织、人事部门备案。五是创新发展,做大做强园区平台公司。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建设,支持各种所有制企业为主体,投资、建设、运营、管理园区;鼓励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进行园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类项目建设。支持园区将开发建设后所形成的基础设施存量资产,财政历年投入所形成的实物资产,以及统筹整合县域内的国有资产,通过划转和授权经营的方式注入开发运营公司,提高园区开发运营公司授信额度,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六是提高办事效能,增强服务企业水平。优化园区服务环境,实行全程代办服务,做好与县政务服务中心的无缝对接,实现“一站式服务审批”,实现“网上受理、在线办理、限时办结、全程监督”。建立健全责任清单、负面清单,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向纵深发展。今年一季度,宜良工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利税总额同比实现增长,经济总体呈现出平稳小幅增长态势。其中,签约项目7个,投资额12.07亿元;在谈项目24个,意向性较强的9个,总投资额约20.74亿元。(宜良工业园区)